2024年底,瑞丽市、梁河县的一对年轻人因婚恋情感引发彩礼纠纷,男方因对彩礼退还问题不满,扬言要到瑞丽伤害女方及全家。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综治中心接报后,及时调度组织瑞丽、梁河两地综治中心,整合公安、司法、乡镇、村社综治力量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历时10余天,经瑞丽市、梁河县综治中心共同努力,当事双方对彩礼退还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圆满化解纠纷。这是德宏州通过综治中心构建跨区域联动解纷体系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德宏州委政法委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力量融入综治中心,引入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心理咨询等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筑牢边疆平安防线。
“以前闹矛盾就是解不开的疙瘩一直拖着,现在通过综治中心,矛盾化解不仅效率高,还让双方信服。”芒市轩岗乡芹菜塘村委会安和小组村民杨某说,去年8月,当地某公司在河道治理时擅自占用他的林地修路引发纠纷,轩岗乡综治中心20天内完成调查、评估与调解,大家都很满意。
轩岗乡综治中心副主任黄正刚指着墙上悬挂的“三色预警”图介绍,针对征地拆迁、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多元矛盾风险,按严重程度实行“红、黄、蓝”三色分级预警,通过提前介入、风险研判和差异化处置,实现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处置力量高效联动。这一机制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倒逼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抓好落实、调解、追踪。
“当时想半年内能解决就很满意了,没想到综治中心3个月就帮我解决了问题,有矛盾找综治中心没错。”在瑞丽市综治中心调解室,案件当事人岩某表示,经此一事周边亲朋对综治中心都有了新认识。
此前,瑞丽市一对夫妻因婚恋、财产分配及子女抚养问题产生纠纷。2024年12月,瑞丽市勐卯街道综治中心获知情况后,立即启动联动调解机制,会同勐卯司法所、团结边境派出所、咏罕村委会开展调解,通过调解员先后4次对当事人进行思想疏导和释法劝服,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针对瑞丽市地理位置特殊、人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瑞丽市聚焦“五个维度发力”,不断提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水平,将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中心、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融合共建,6家政法单位常驻实体化办公,19家市直部门、行专调解组织、律师等调解力量轮驻、随驻,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努力打造成多元解纷“终点站”。
瑞丽市综治中心通过探索矛盾纠纷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推动分级诊疗式处置、动态跟踪式销号、法治保障式解纷,高风险案件“一案一策”靶向攻坚、“红黄蓝”三色预警双轨并行,促进接诉即转、即转即调,形成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合力,成功处置了一批高风险案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以来,瑞丽市综治中心推动政法单位、行管部门及属地排查突出隐患问题,共排查矛盾风险365件,化解302件,辖区内接警量、治安刑事案件量不断下降。
为进一步提升边疆治理现代化水平,瑞丽市按就近就便原则,设立25个专属网格,并在“微美瑞丽”中精准标注网格界限,做到权责明晰,有效破解了基层“小马拉大车”的难题。
去年以来,德宏州委政法委加快推进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截至目前,该州1个州级、5个县级、56个乡镇级、434个村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实现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全域覆盖,为全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邓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