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杨林总厂的车间里,一束束耀眼的焊花不时在金属构件间绽放,印证着40岁的电焊工李亚用15年时光书写的奋斗篇章。从青涩学徒到“云南省焊接技术状元”,从一线技工到行业技术标杆,他在高山峡谷、城市楼宇间,以钢铁为纸、焊花为墨,践行着技能报国的誓言。
2009年,刚从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焊工专业毕业的李亚,怀揣热爱走进云南建投,师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相伟。此后,他每日与四五十公斤重的焊丝为伴,在高温与火花中磨砺技艺。“每天练到手臂发麻是常事,但看到焊缝像一条笔直的银线,所有辛苦都值了。”回忆起初学时光,李亚眼神坚定。2017年,云南建投搭建技能大师工作站并成立“党员技术创新示范点”,李亚作为年轻技术骨干入选小班式培养。他借此系统夯实理论,日夜钻研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等10余项技术,技艺突飞猛进。2018年,他在云南省第十五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焊工竞赛中斩获“云南省焊接技术状元”,一战成名。
2020年,“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建设启动,李亚主动请缨带队参战。面对工期紧、技术要求高的挑战,他和团队成员一起连续奋战65天,高质量完成全线8座钢箱梁桥制作与安装,助力项目提前13个月通车,使两地通行时间从3.5小时缩短至1小时,为中老友好交往架起“钢铁桥梁”。
“焊接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每一道焊缝都关系到工程安全。”这是李亚常挂在嘴边的话。在香丽高速公路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建设中,面对这座总长1020米、桥面距江面260米的世界最大跨度独塔单跨地锚式悬索桥,他带领团队耗时两年多完成97组焊接试验,最终实现全桥39万颗螺栓穿孔率99.8%、59个节段2500榀构件标准化制作的业内一流水平,填补了云南省大跨度钢桁梁制造安装空白。在昆明华润拓东商务中心项目中,针对最高D级焊接难度,他创新研发“多层多道错位焊接”工艺,突破110毫米超(特)厚板焊接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获授权专利26项、省部级工法1项、科技创新奖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为企业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深知技艺传承重要性的李亚,通过“传、帮、带”培养出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青年榜样2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云南省焊接技术状元3人、云南省焊接技术能手11人,为云南工业建设注入新鲜血液。2021年12月,他的工作室被授予“云岭工匠暨李亚创新工作室”称号。
本报记者 王云/文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