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省积极推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

串珠成链 水润云岭

午后,楚雄市青山嘴水库旁的固定无人机巢舱门缓缓滑开,无人机稳稳升起,沿着预设航线对整个库区进行例行检查。通过数智赋能,这座位于长江流域上游、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龙川江干流上的大(2)型水库形成了“四全”“四制(治)”“四预”“四管”架构,成为云南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先试的代表。

2023年,水利部明确了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25年底全面完成矩阵先行先试工作,到2030年全国矩阵基本建成,水库运行管理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基本实现。根据这一目标任务,省水利厅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按照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先试要求,选择松华坝、渔洞、青山嘴、暮底河4座大中型水库为矩阵建设试点水库。目前,我省4座先行先试水库矩阵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完善感知体系 赋能高效决策

在青山嘴水库管理中心,技术人员正在预演洪水来袭调度方案——

“预计未来24小时降雨150毫米,上游来水每秒9491.03立方米。”水库矩阵管理系统发出预警后,技术人员输入关键信息,AI迅速进行演算。

“12时,下泄流量按每秒428.77立方米,水位控制在1816.585米及以下。”直至险情解除,AI给出了包括洪水下泄、抢险物资调用在内的执行方案,通过全要素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安全是水库大坝的生命线,要保证水库全生命周期健康运行,有效抵御汛期洪水、调节区域内供水的能力十分重要。与传统人工演算相比,通过数字孪生模拟不同工况下的防洪调度方案拟定效率提升了80%。

青山嘴水库负责人介绍,该水库建立了大坝安全智能监测系统,新增渗流、位移、AI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81个,监测覆盖率从70%提升至100%,隐患预警准确率达95%,保障了下游5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入AI视频监控与无人机巡查系统,将枢纽区人工巡查优化为无人机自动巡检、AI视频24小时实时监控,人力投入减少80%,巡查效率提升10倍;通过“一屏统览”矩阵化管理平台,实现雨水情、工情、库区情况等数据秒级调取,调度决策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15分钟。6月21日至23日,青山嘴水库成功预警洪水风险,提前调度腾库,错峰调蓄洪水1032万立方米,减少下游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

根据《关于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实施方案》,我省4座先行先试水库实现高效运行。青山嘴水库利用“天空地”模式,实现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管理,健全体制、机制、法治、责任制体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加强除险、体检、维护、保障工作,水库运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松华坝水库积极构建预演标准内洪水和超标准洪水演进仿真模型;渔洞水库依托大坝升级改造项目,通过加快“1+6+1”平台系统建设,整合现有大坝安全监测、雨水情测报、洪水预报、闸门远程控制、水质监测、视频监控6个业务子系统,构建1个综合展示现代化水库矩阵平台;暮底河水库实现了水库工程管理一张图、雨水情监测、安全监测、视频监视等工程管理矩阵平台。通过数字化升级与管理模式创新,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出水库智慧化转型的创新范式,实现管理效能革命,推动水利工程从安全保障向智慧服务跃升。

跨域联动治理 发挥水库功能

传统水库管理往往存在“孤岛”效应,产生单一水库数据独立,水文气象信息实时共享困难等问题。青山嘴水库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协同聚力建设跨域联动治理共同体,与水务、应急、林草、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以及上下游的南华县、元谋县沟通协调,构建龙川江流域联合调度机制,协同开展防汛抢险、超标准洪水应对等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目前,青山嘴水库建立了信息生态圈,与气象、水文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与联动机制,实现气象卫星降水信息、雨量站及水文站实时监测数据的互通共享,为矩阵建设提供数据支撑,让水库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为发挥水库蓄容涵养水源、优化区域水质的功能,龙川江流域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稳步提升了青山嘴水库水质,坝前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至Ⅲ类标准,库区林草覆盖率从53%提升至93%;动态调节下泄流量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助力下游西观桥水质国控断面脱劣,并常年保持在Ⅲ类以上;开展库容侵占情况排查和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每年汛前都开展淤积和侵占情况摸排,推进库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减少水库淤积;累计实施植树造林9期2718亩,库区43000亩山林无森林火灾、无偷砍盗伐,库区生态持续向好,林草覆盖率从建设初期的55.4%提升到93%。

4座先行先试水库,探索出了一条云南构筑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新路径。省水利厅工管局副局长陆欣表示,下一步,省水利厅将总结推广水库矩阵试点经验做法,持续完善现代化水库矩阵运行管理平台功能,优化、强化各类监测感知数据支撑,强化高精度数据融合应用,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随着更多水库实现现代化运行管理机制,云南水库矩阵将趋于完善,丰富的数据库也将为云南水利孪生等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云南将基本实现水库“四全”管理,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四制(治)”体系健全完善,大型、防洪重点中型及“头顶一盆水”小型水库“四预”措施全面落实,“四管”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水库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基本建成,水库运行管理精细化、信息化、现代化基本实现。

本报记者 王淑娟

  • 主播带你逛花市

  • 雪域高原药材香

  • 焊花朵朵映初心

  • 报头

  • 串珠成链 水润云岭

  • 云南省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走进德宏

  • 第三届三七国际大会在文山州举行

  • 云南省大学生电视主持新人选拔活动在昆举行

  • 漾濞彝族自治县庆祝成立40周年

  • 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 和土地对话 与文化共鸣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