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加德满都的古老街巷时,比普·什雷斯塔的家中已传来吟诵的悠扬旋律。“我的一天从吟诵的音乐中开始。”这位尼泊尔传统音乐研究者说道。吟唱过后,他会拿起陪伴多年的迪梅鼓,开始一天的练习。
迪梅鼓(Dhimey Baja)——尼瓦尔文化中的核心打击乐器,不仅是乐器,更是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载体。据学者研究,尼泊尔传统音乐已有约1500年历史,可追溯至李查维时期(公元4至9世纪)。“我的研究中也发现了500多年前的古曲。”比普补充道。
“我十二三岁就跟着祖父学习打鼓。”比普抚摸着手中的迪梅鼓回忆道。这份源自祖辈的传承,让他不仅精通演奏,更深入音乐研究的殿堂。历史文献记载,在马拉王朝时期(公元12至18世纪),迪梅鼓演奏就已出现在宫廷和寺庙仪式中,根据场合采用不同的节奏类型。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尼泊尔传统音乐面临着传承的挑战,但迪梅鼓依然在纽瓦尔社区文化中占据特殊地位。因此,除了在加德满都的音乐教学机构教授年轻人音乐史、乐理和声学课程,比普也致力于通过组乐队和表演,复兴中断百年的传统鼓乐团。
“音乐给我带来了快乐和人生的意义,”比普感叹,“我将和我的祖辈一样,毕生专注于音乐事业。”
比普的每一天始于音乐,终于音乐。在迪梅鼓的深沉回响中,在年轻人的学习热情中,在对失传古乐的追寻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也让千年的传统音乐在当代重获新生。
本报记者 郭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