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时,加德满都中央动物园的大门缓缓开启。身着制服的哈雷亚拉姆·塔库里站在入口处,向首批游客露出微笑。“我是动物园的安保人员,与同事日夜轮班值守。”他介绍道。
这里是尼泊尔唯一的动物园,自1995年起由政府委托管理,如今已发展成为重要的野生动物研究基地与保护教育中心。在这片90亩的土地上,生活着120余个物种900余只动物,每年迎接超过百万游客。动物园持续引进尼泊尔国内外物种,让游客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生物。
“我曾在尼泊尔军队服役。”哈雷亚拉姆道出过往。他的同事布蓬德拉·昌达也有着相似的经历。“过去保家卫国,现在守护动物,我都很有成就感。”布蓬德拉说。
从军人到动物园安保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他们的职业轨迹,也重塑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布蓬德拉坦言:“在军队时,与人交流的机会很少。而在动物园,每天都能结识新朋友。”哈雷亚拉姆也笑着补充:“这里的工作充满乐趣。”
除了休闲娱乐,动物园在野生动物救援、放归和康复方面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问题动物管理、动物紧急救助等日益增多,动物园的专业能力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动物园还通过“动物园之友”等项目,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自然教育,提升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在这里,人与动物之间建立起了独特的情感纽带。“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布蓬德拉说,“当我们呼唤他们的名字时,许多动物都会给予回应。”这份默契,源于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随着动物医院的建成和栖息环境的改善,园内的动物们展现出更加健康活泼的状态。
他们的职责远不止看护动物。“我们以礼待客,更要确保每位游客的安全。”哈雷亚拉姆说。当夜幕降临,最后一位游客离开后,“我们要清点动物数量,仔细检查每一把锁,确保万无一失。”
对这两位曾经的军人而言,动物园的工作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守护的使命,在动物园的栅栏间找到了新的职业意义。
本报记者 郭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