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麒麟区越州镇老吴村委会下坝移民新村,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几位老人聚在一起闲话家常,孩子们背着书包欢快地跑过整洁的巷道,处处鸟语花香、绿意盎然,一幅和谐美好的新村画卷。
近年来,麒麟区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发展的目标,以创新机制汇聚合力,以精准施策推动提升,让移民群众在安居乐业中共享发展成果,幸福生活的底色越发生动鲜明。
麒麟区坚持渠道不变、责任不变、各计其功、成果共享原则,充分激活各方资源。截至目前,当地累计投入移民专项资金2.36亿元,整合部门项目56个、资金2.14亿元,吸引企业投资1.63亿元,撬动群众自筹0.68亿元,总投入达6.81亿元,重点推进32个移民新村建设。
立足不同移民新村的资源禀赋与群众期待,麒麟区秉持“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理念,统筹推进住房安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和文化保护等各项工作,精心打造出8个生态宜居型、6个山水田园型、5个休闲旅游型、5个特色产业型、7个农村社区型以及1个民族风情型移民新村。
从青山环抱的生态家园到古韵悠长的民族村寨,从瓜果飘香的产业村落到游客喜爱的旅居胜地,32个新村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共同绘就出一幅富有麒麟特色的现代新村画卷,移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傍晚时分,茨营镇龙潭河胡家坟移民新村逐渐热闹起来,妇女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广场舞,孩子们在旁嬉戏玩耍,笑语不断。通过合理规划与配套完善,这里已建成美丽洁净、和谐安全的民族团结进步新家园,成为移民生活焕然一新的生动缩影。
麒麟区精准制定发展路径,通过完善产业设施、出台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吸引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市场主体进驻,培育了乡村旅居、特色农业、电子加工等多元业态。同时,创新推行股份合作、订单合同、土地流转等利益联结机制,帮助移民深度融入产业链条。目前,32个移民村中已有17个村培育起优势主导产业,其余村组通过联动发展同步推进,所有移民村组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5万元,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772元,明显高于全省移民平均水平,实现能致富的目标。
麒麟区持续增强移民内生动力,投入600余万元移民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家政服务、月嫂技能、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50班次,覆盖4500人次,实现移民户均1人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能。探索电商直播培训,助力家乡特产、手工艺品和旅游资源拓宽销路;发放移民创业贴息贷款4450万元,支持400多户群众创业,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支持,移民群众迈向美好生活的信心更加坚定。
从安居到乐业,从“输血”到“造血”,麒麟区以整县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让移民新村提升颜值、更具内涵,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移民群众的生活温暖而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 隋鑫 通讯员 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