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美丽庭院迎客来

农特产品进店、特色小吃进厨、文化节目进场……近日,凤庆县洛党镇大兴村第二届“品味乡村·热情大兴”乡村美食节如约而至。

村民们打开家门,喜迎宾客。游客何一涵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感慨:“真没想到这个小村庄如今变得这么热闹。这里的东西又时鲜又有特色,村民们是真的把新家经营起来了。”

大兴村兴旺、兴发两个村民小组是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点,共安置移民274户1086人。为突破发展瓶颈,凤庆引导移民群众发挥特长,利用院落空间发展庭院经济,并创新推出移民户自筹、奖补资金、互助借款三轮驱动模式,建立长效资金互助机制,分户施策、按需扶持,激发移民创业热情。目前,两个安置点已成功培育特色庭院经济25户、微商铺6间,带动种植养殖经营12户,实现院院有项目、户户有收益。

“政府和搬迁安置办的同志一直在鼓励我们,在资金上也支持我们,想不到自己的爱好还能变成生计,现在卖盆景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鲁史镇的移民赵中良从小热爱园艺,搬迁后因需照顾父亲无法外出务工。在县搬迁安置办扶持下,他将自家院落打造成盆景园,一棵棵枯木在他手中“复活”为艺术盆景,美化家园的同时带来了收益。

杨继清一家从鲁史镇迁入兴旺村后,重拾祖传制面手艺,创办杨氏面条加工坊。他家的手工面条筋道醇香,不仅受游客青睐,还成为本届美食节的指定奖品。从靠补偿到靠手艺,杨继清一家的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搬过来不仅是换了个地方住,更是换了一种活法。现在邻里和睦、政策暖心,只要肯干,日子就有奔头。”

小庭院撬动大发展,烟火气汇聚人情味。“举办美食节为移民群众搭建了交流、销售的平台。目前,两个安置点移民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移民群众实现家家美丽干净、院院有收入,生活越来越幸福。”大兴村党总支书记杨亚光介绍,美食节开幕当日累计接待游客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0余万元。

兴旺、兴发村民小组的蝶变,是凤庆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后期扶持中,凤庆县不仅注重基础设施与产业培育,更持续挖掘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整合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推动安置区和谐稳定发展。

截至目前,凤庆县已建成马庄、团山、永发、兴发、兴旺等16个“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全县16934名移民群众稳步迈向“家门口就业、院子里增收、社区中融合”的幸福新生活。

本报记者 李春林

通讯员 杨永平 罗恒春

  • 宜居宜业好生活

  • 搬出深山日子甜

  • 合力扶持产业兴

  • 报头

  • 心安之处是吾乡

  • 美丽庭院迎客来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