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5年以来,省社科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社科”系列行动为抓手,着力推动党建与社科工作双融互促,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聚焦“党建+学术研究”,筑牢理论武装新高地。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学术研究结出丰硕成果。一是系统深化理论研究阐释。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等核心内容,组织社科专家开展专题研究和学理阐释。携手云南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用实践回答——社科专家话改革》6集融媒体作品。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在《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和《云南日报》等省级媒体发表理论文章80余篇。二是精心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持续优化《学术探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品牌专栏,刊发理论文章171篇,《学术探索》杂志社入选“全国宣传系统先进集体”全省7家候选单位。以“边疆治理与社会发展”为主题举办云南省第十九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发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24年度学术发展数字报告》。三是着力构建特色学科体系。立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个、省社科规划项目158项,与云南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设立联合专项并立项105项。组织编撰《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系统梳理总结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历程。
深化“党建+社科普及”,拓展理论传播新渠道。积极发挥社科普及凝聚人心、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将党建元素有机融入社科普及活动全过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建强宣讲阵地。“云岭大讲堂”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8个专题245个讲题,开展基层宣讲近600场。联合省级有关部门在全省同步开展社科普及周活动,组织276名社科专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等231项重点活动。二是创新传播载体。持续打造“一州市一品牌”社科普及项目,组织开展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立项“云南抗战遗址科普及家国记忆传承”等一批抗战主题科普项目。三是搭建展示平台。组织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云南选拔赛并组队参加全国决赛,云南省社科联发起的该项大赛已成功举办4届,并成为各省区市社科联共创共建共享的社科普及品牌活动。
做实“党建+决策咨询”,提升服务大局新效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党建引领贯穿决策咨询工作始终,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一是深化调查研究。创新开展“社科专家基层行”活动,以“揭榜挂帅”与“专项调研+集中调研”相结合模式,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盈江县、泸水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开展调研咨询活动。二是凝聚智慧力量。召开全省社科联系统“典型引路”经验交流会,推动县级群团“联盟”改革和社科联组织体系建设。完成社科专家库入库专家征集工作,为决策咨询储备人才。三是积极建言献策,编报《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工作专报》。精心组织开展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评选表彰活动,健全决策咨询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
强化“党建+社团建设”,激发社科组织新活力。扛稳压实“管业务也要管党建”责任,促进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牵头开展云南省社科类社会组织党委成立工作,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对123家社科类社会组织进行全覆盖摸底调研,分析发展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二是整合资源优势。印发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实践活动。做实“智惠云岭”实践点项目,引导学术社团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推动社科资源向基层延伸。三是提升发展质效。制定《云南省社科联业务主管社科类社会组织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工作方案(2025—2027)》,从党建引领、规范建设、学术筑基、智库提质、智惠云岭5个方面提出23项重点任务,推动社会组织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发挥智库作用。
(执笔人:白宏伟 赵冠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