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灵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深刻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对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续写“两大奇迹”,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建议》明确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基础性工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需从思想引领、文化浸润、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在全社会形成“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良好氛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厚植廉洁土壤。
筑牢廉政思想根基,抓实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一要深化理论学习。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引导党员干部真学真信、细照笃行,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廉洁文化的重要论述纳入学习培训重点,推动廉政党课进机关、廉语入村居、廉风润万家,选树清廉典型,讲好务实清廉故事。二要拓展教育内容。组织学习革命先烈和优秀党员的廉洁事迹,弘扬中国共产党人清廉勤政、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在日常教育管理、谈话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落实严的要求,通过通报典型案例、组织旁听庭审、开展纪法教育月(周)活动,以及用好警示教育大会、警示片和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促使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增觉悟。
加快廉洁文化建设,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当前需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章,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践行廉洁自律规范,严守政治纪律规矩,自觉抵制庸俗腐朽思想,持续铲除腐败滋生土壤。通过常态化作风教育宣传,使廉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与行为习惯。二要培养廉洁自律道德操守。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其带头示范,涵养廉洁文化,提升道德修养,端正政德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家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过好家庭关、亲情关,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实践中可探索组建廉洁家风资源团队,系统整理并创新转化优良家风资源。
拓宽廉洁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机制与载体形式。一要夯实传统媒体基础作用,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等基本媒介,坚守廉洁文化传播主阵地。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社区墙面、博物馆、党史馆等场所,因地制宜建设廉洁文化宣传阵地。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建好家风馆、廉洁文化站与教育基地,通过廉洁故事、家书、漫画等形式,推动党纪法规和家风元素具体化、生活化。整理历史文献、红色文化和民间故事中的廉洁内涵,赋予传统艺术以新时代反腐倡廉功能。二要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积极运用微信、微博、抖音、“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廉洁文化资源、产品与服务。采取“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模式,借助虚拟现实(VR)、3D建模、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廉洁文化从实体阵地向虚拟空间拓展。要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有思想、有生命力的廉洁文化精品与品牌,实现廉洁理念、制度、政策的大众化传播,在全党全社会持续培育崇廉尚洁的文化风尚。
整合廉洁文化建设资源,构建统一高效的治理体系。一是强化多方联动统筹,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职能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及精神文明考评体系,及时研究新情况、总结推广有效经验,构建社会化、多领域、全方位的廉洁文化互动矩阵,提升传播的向度、力度与效度。二是健全完善监督机制,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和专项检查范畴,深入实施“清廉云南”建设“十大行动”,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深化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建设,紧盯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段,常态化开展作风督查和明察暗访,拓展单位与家庭相结合的监督网络。持续加强人民监督和巡视巡察,坚持系统推进、继承创新、常抓不懈,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不断彰显清廉之美、放大清廉之效、形成清廉之治。
(作者单位:昆明传媒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