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开放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地好物成消费新时尚

晚上9时,昆明斗南花市依然人声鼎沸,上海游客林薇拖着空行李箱穿行在花海中,最终选中3大束雪山玫瑰。“这些花是最地道的云南伴手礼,在上海要卖到3倍的价格。”她熟练地打包,准备将“能带走的云南春天”分享给朋友们。

同一时段,在大理古城一家本地连锁糕点铺前,北京来的退休医生张建国下单了新鲜出炉的云腿小饼。“昨天尝了一个就忘不了,今天特意再来买10盒。”他笑着说,点心味道很正,老伙计们肯定喜欢。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云南特色物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入寻常游客家”。相关数据显示,全省旅游特产消费持续增长,其中鲜花、云腿饼、咖啡、菌菇等广受欢迎。

专家分析,游客热衷消费在地特产的现象背后,是旅游消费观念的升级。从看过到体验过,再到带走,游客渴望将旅行记忆具象化。充满地域特色的商品,让旅游体验得以延续。

把握消费新趋势,全省相关市场主体进一步优化产品与服务,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老字号糕点商户推出适合旅行携带的迷你包装,以及混合特色口味的“云腿+鲜花”组合装商品;鲜花商户专门为游客设计旅行装鲜花礼盒,里面配有保鲜剂、包装纸和养护说明,寄到哈尔滨拆箱时依然新鲜。

“以前客人都是问哪里好玩,现在第一句是什么值得吃、值得买。”在丽江经营了8年民宿的赵琳说,他们专门整理了在地好物采购地图,方便客人感受这些带着温度的传统味道。

线下消费火热的同时,线上创新也为好物“出滇”赋能。“你们一定要来云南玩哦,冬暖夏凉,很舒服。今天直播间的福利已经准备好,我们先上一个云腿小酥。”在昆明市大板桥街道新发社区新发村“拾翠山谷”里,网红主播一场6个小时的云南在地好物直播,共卖出农特产品货值百万元。

去年6月以来,云南拾翠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与新发社区、新发村小组进行三方合作,将村民闲置的老房子租下后进行改造,以“主播旅居,带货云南好物”为主打业务,通过“云南好物好生活”直播中心及供应链平台盘活这个传统小村。

“今年,我们将继续完成主理人院落的内外装修,用统一供应链实现旅居主播推荐的云南特色产品集中仓储与全国发货。”“拾翠山谷”项目负责人陈璐介绍,把传统气息浓郁的整个村落改造成展示云南乡土生活的“直播间”,用本地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场景为云南带货,让消费者消费时更有代入感,文化不再被静态展览,而是成为可体验、可下单的生活方式,重构和提升了产品价值,还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实地体验。

本报记者 朱海

  • 重塑旅行体验 注入持久活力

  • 来一场跨越山水的青春对话

  • 报头

  • 在地好物成消费新时尚

  • 吃出旅游新滋味新体验

  • 《山海心语·花香两岸》《果然有你》微短剧首映仪式在昆举办

  • 夜经济涌动跨境烟火气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