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澜沧江畔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渐次亮起灯火,身着傣装、泰国服饰的游客穿梭于3000个摊点间;滇池之畔,马来西亚游客用“银票”与商贩买茶,沉浸式体验“滇池夜月”的浪漫。
在免签政策红利加持下,云南各地夜经济持续升温,跨境文化交融的烟火气成为最动人的风景。
下午4时,来自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依香和正用芭蕉叶包裹糯米,准备夜市售卖的菠萝饭。这位摊主2024年入驻星光夜市,她将傣族传统菠萝饭手艺改良升级,如今高峰时每天能卖出200多份。“我们从小习惯晚上赶集,现在这竟成了外地游客必打卡的体验。”依香和的摊位前,川渝游客举着菠萝饭拍照。不远处,老挝冰咖啡的香气与泰式炒河粉的烟火气交织。
星光夜市的暖色调灯光下,旅拍负责人李刚正调度团队为游客造型。“东南亚风格建筑容易出片,改良版傣泰服饰在社交平台火得发烫。”他介绍,2022年10月景洪市告庄西双景旅拍协会成立,带动近百名从业者就业。此外,夜市的旅拍需求还催生了本地少数民族服饰企业发展。数据显示,暑期至国庆期间夜市旅拍订单增长超40%,成为夜间消费新引擎。
免签政策让跨境客流双向涌动。告庄西双景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岩温香告诉记者,暑期至国庆,夜市日均接待游客3.5万人次,国庆峰值近6.5万人次;夜市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近两倍,泰国、老挝游客占比超8%,直接带动夜市跨境消费增长25%。来自越南的游客阮氏碧玉说,她最爱逛原创手工艺区,傣陶上的纹样让她十分心动,想买回家插上鲜花。
业态创新持续为夜经济注入活力。星光夜市暑期新增的泰国街复刻素可泰王朝风貌,80%商户为泰国本土经营者,泰拳表演、古乐器展演等体验项目让游客仿佛置身东南亚;国庆期间的“湄公河星光炫火嘉年华”通过烟花秀、花车巡游等活动,丰富游客体验。
滇池之畔同样热闹,昆明融创文旅城国庆期间日均接待超9万人次。来自马来西亚游客的经历,成为跨境温情的缩影。滇池后海品牌研策罗丹分享,马来西亚游客从小就读华人学校,因华人祖父曾在二战时避难移居海外,他们十分向往祖父心心念念的故乡,私信官方求票,只为感受“滇池夜月”的意境。游客乘船用“银票”消费的复古场景,与远处的热气球灯光交相辉映,一家老小乘船赏月,年轻朋友们身着汉服打卡拍照,定格下令人难忘的夜晚……
斗南花卉市场外的“蕊市BUY”市集,为夜经济增添浪漫气息。市集将全省特产与花卉景观结合,云南少数民族篝火晚会与音乐表演让这里成为年轻人聚集地。“亚洲最大花市的魅力,夜晚才真正绽放。”“蕊市BUY”市集设计团队“云南花里”代表说,每晚的花卉市场与场外市集消费形成良性互动,让烟火气更具诗意。
从澜沧江畔的特色市集到滇池之滨的文化体验,云南夜经济正以多元业态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罗丹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跨境服务,以“滇池夜月”IP为引擎,让云南在地文化在夜游体验中持续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陈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