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优质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

屏边电商产业园工人分拣百香果。 本报通讯员 杨志秀 摄

晨光微露,屏边电商产业园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物流车引擎轰鸣,工人忙着分拣、装箱、搬运百香果与猕猴桃,每天有两三吨新鲜水果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这热火朝天的场景,正是屏边苗族自治县以电商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答卷的生动写照。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优势,让屏边的果子自带生态基因。为解决优质水果的出山难题,屏边县2020年引进云南品鲜集电商公司入驻白河镇腊哈村,以订单农业模式直联农户,帮助140余户农户通过木瓜销售增收近50万元。

如今,电商平台让当地果农议价权显著提升。随着百香果等农产品收购价提高,全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连年大幅增长。以福民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自去年12月拓展电商板块以来,已在拼多多销售小黄姜单品100余万元、单日最高单量超过1万单。

“公司每年收荔枝、猕猴桃、百香果时,附近村民来帮忙分拣、打包,日薪超过120元。其他月份还能帮忙收生姜、芋头,全年都能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福农公司总经理林员竹介绍。

为打破困扰山区农产品销售的物流限制,屏边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物流网。村级电商服务站扎根乡野,让农户寄递更便捷;乡级中转中心整合快递资源,提升分拨效率;县级智慧仓则用技术优化调度。这套体系让农产品出山时效大幅压缩、流通成本显著降低,推动屏边果子走进北上广等国内一线大城市,甚至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东南亚市场,走出传统线下收购半径小、价格被压的困局。

“以前果子运出去要两三天,现在冷链车直达,上海的消费者第二天就能尝到鲜。”物流公司驾驶员的话,印证着物流升级带来的改变,也让更多利润留在了农民口袋里。

电商助农,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屏边县深耕本土“新农人”培育,在村镇大力开展电商直播、运营技能培训,系统教授直播技巧、供应链管理、流量运营等,让掌握数字技能的“新农人”快速成长,真正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更多屏边优质农特产品走向全国,成为连接深山与市场的桥梁。

今年,新现镇启动总投资800万元的中药材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建设,3044平方米的物流科研中心与加工车间将进一步助力新现镇延伸产业链。在特色产业园区,溯源技术让消费者清晰看到农产品从采摘到配送的全过程;智慧果园管理系统、精准分拣线、冷链物流等技术的应用,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产业效率;残次果深加工提取高附加值产品,让全果利用成为现实。技术赋能让电商销售数据持续增长,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活力,为乡村振兴加装智慧引擎。

夜幕降临,屏边电商产业园的灯火依旧明亮。一箱箱鲜果飞向全国,深山与市场的距离不断缩短,电商快车正载着屏边农户的增收愿望,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杨志秀

  • 边疆村寨迎接数字新生

  • 优质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

  • “村播工坊”打造乡村代言人

  • “柯街优品”助农特产出深山

  • 报头

  • 数字赋能乡村焕新

  • 茶乡数字化转型拓新路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