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钥匙的那一刻,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10月23日,在五华区中天龙泉湾广场“归家·新生”交付仪式上,业主代表赵国玉动情地说,“10年前买房时的憧憬,一度被漫长的等待磨灭。这把钥匙,开启的不仅仅是一扇家门,更开启了我们全新的生活。”
面对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停工8年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五华区通过“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创新探索“破产重整+共益债投资+国企参与”模式,经过27个月的努力,成功化解中天龙泉湾历史遗留问题。这也是昆明市为数不多通过破产重整完成复工续建的纯商业办公烂尾楼项目。
“府院联动” 搭建方案
中天龙泉湾广场项目位于龙泉路与北三环交会处,项目总建筑面积17.19万平方米,由4栋办公(公寓)楼及商业裙楼组成,原规划定位为北市区商务核心,于2014年开工。2015年,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工,彼时项目已完成部分主体结构,但许多钢筋水泥裸露在外,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和营商环境的烂尾楼项目。
“项目亟待破局,但商业楼宇烂尾楼化解的难度远超普通烂尾楼项目。”五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龙泉湾项目是岗头村城中村改造12个地块之一,原开发商的破产处置直接关联回迁村民的切身利益,加之原开发商共拖欠多家企业和施工单位约28亿元,债务关系复杂。经测算,要完成续建,仍需投入约3.3亿元资金。”
面对这块“硬骨头”,五华区打出一套以“府院联动”为核心、以市场化破产重整为平台的组合拳。在启动司法程序前,五华区政府就着手解决回迁安置问题,通过分批实施回迁房分配、出让新地块,优先完成回迁安置等一系列前置工作,为后续引入市场化投资人创造了风险可控的商业环境。
2022年5月30日,五华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并于6月1日裁定受理原开发商的重整申请,批准“共益债投资+垫资施工重整”方案,依法快速指定了负责任的管理人团队,通过两次债权人会议平衡了购房者、施工方、金融机构等各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年10月27日,五华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与意向投资人江西建工集团举行座谈会,明确将在规划、税务、水电等多个层面给予政策支持。最终,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约3.4亿元的共益债垫资施工模式全面启动龙泉湾广场复工续建。
“赣建铁军” 打造标杆
2023年5月,随着江西建工管理团队入场,龙泉湾项目迎来了新生。
“入场时,项目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几乎空白,地下室积水严重,建筑垃圾遍地。”江西建工集团云南分公司负责人王凯回忆,面对重重困难,这支被誉为“赣建铁军”的队伍建立起“师带徒”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学习会和交流座谈会,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商务经理担任主讲老师,讲授生产安全、生产质量、造价等相关知识。建设中,江西省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多次赴项目调研,深入了解项目建设、逾期清收、有关案件诉讼等情况,多次与五华区政府、管理人律师团队座谈,共同推进项目建设。“我们深知我们不仅是在建一栋楼,更是在参与一次区域营商环境的重塑,五华区政府的务实和担当,是集团决策层下定决心垫资施工的重要原因。”王凯坦言。
2023年12月,五华区2023年四季度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消防审验、农民工工资支付暨今冬明春安全生产现场观摩会在龙泉湾项目举行,项目复工续建以来,各方面工作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2024年5月,龙泉湾项目获2023年度昆明市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优良单位称号。2024年9月,项目获评云南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一个昔日的烂尾工地成功转变为行业内的标杆工程。同时,通过重整,项目完成复工续建工程款投资约3.38亿元;发放回迁安置房建设等回迁安置资金约1.1亿元;工程竣工验收后,可实现破产前购房群体852套房屋交房;形成可偿债资产约7亿元,圆满实现保交房、保民生的目标任务。
全程服务 谋划未来
如果说五华区“府院联动”是顶层设计,江西建工是执行主体,那么项目所在地的红云街道办事处,则扮演了“勤务兵”和“润滑剂”的角色。
在项目化解的全过程中,红云街道前期细致地梳理岗头项目拖欠村民的各项费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精准的第一手资料,并耐心做好已购房业主的沟通解释工作;中期协助清理施工现场,调解施工方与周边居民的临时矛盾;对接区级各职能部门,为管理人和施工方跑办手续;在后续不动产证办理阶段,提前预判规划、消防、人防等难点,推动项目成功纳入“化解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目录,确保项目复工续建“零梗阻”。目前,已有604套公寓取得了不动产权证书。
交房后,红云街道已着手“后半篇文章”,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今年以来累计带领各类投资商、品牌方实地考察10余次。“作为龙泉路中段唯一的商业中心,中天龙泉湾生活便捷,基础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娱乐设施丰富,项目紧邻多所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辐射近20万人流,极具商业价值。”红云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拾化说,街道将全力服务企业,吸引更多商业主体落户,将昔日的烂尾楼变成一个能够提供就业、激发区域活力的“宝藏楼宇”和经济新地标。
本报记者 龙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