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园区经济

水富经开区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水富经开区张滩片区。 本报通讯员 田枭 摄

本报讯(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田枭) 记者近日从云南水富经开区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水富经开区新能源电池及配套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0.9亿元、同比增长112%,园区集群效应凸显、发展势头强劲。

云南水富经开区是全省重点规划的10个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之一。2020年以来,水富新能源电池产业在5年内实现了规模与能级的快速提升。目前,水富经开区已形成年产正负极材料19.2万吨、锂离子电池1吉瓦时的投产规模。2024年,负极材料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30%,成为区域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

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区域产业活力的缩影。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最早进驻水富经开区的新能源电池产业类企业之一,发展历程颇具代表性。公司一期项目于2020年4月建成投产,二期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已于2024年3月投产并始终保持满产状态。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25亿元、同比增长115%。目前,第三期10万吨项目正在快速推进规划设计、项目环评、地质勘察等前期工作,力争2026年年底投产。

产业链的协同与集聚效应在水富经开区得到充分体现。2023年12月签约落地的品鑫能源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吉瓦时锂离子电池项目已于2024年8月投产,达产后可实现日产30万颗电池。公司在生产中积极践行产业链协同理念,实现关键材料高比例“就地取材”。品鑫能源负责人介绍,公司规模化采购云南中晟的负极材料,并采用区内富利包装提供的定制化方案。这种深度的近地化合作模式,初步估算已成功降低了8%至10%生产成本,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供应链韧性。

水富经开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聚焦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清晰思路,以及坚定推行的“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策略。2025年以来,水富经开区已围绕主导产业及配套签约项目9个,产业集聚步伐持续加快。“我们之所以在水富经开区持续加大投资,看重的是当地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云南中晟有关负责人说。

水富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以云南中晟、云南盈和、云南锂宸、品鑫能源等为龙头,涵盖石墨负极、硅氧负极、磷酸铁锂正极等关键材料及电芯制造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当前,园区正在积极申报化工园区资质,后续将全面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项目,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条,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提供强劲动能。

  • 中天龙泉湾项目涅槃重生

  • 水富经开区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 报头

  • 省花卉示范园区两家企业实力出海

  • 麒麟区:老厂区“长出”新业态

  • 曲靖新能源装机超过8900兆瓦

  • 绿春县:破局边境贸易困境

  • 禄丰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揭牌

  • 昆明第十五净水厂工程2标段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