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奋进文山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文山州始终坚持把营商招商作为“第一要事”“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28条措施,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暖心行动”,全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标投标、便利纳税、纠纷解决、经营主体总体满意度等多个指标排全省第一,省对州评价从较好向优秀转变。

政企互动提效,企业解困更顺畅。以“深、联、帮”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周末亲清约·政企面对面”活动、局长“坐诊接诉”“巡诊”“上门问诊”、驻企服务员为载体,创新“五访五办”服务机制,通过周末约访、上门走访、开门接访、恳谈问访、纳谏集访,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高效解决企业诉求。“周末亲清约·政企面对面”做法获全国工商联实践创新奖,全州32名厅级领导挂联160家“六上企业”,269名干部结对470家民营企业,380名驻企服务员下沉一线帮扶631家企业,形成“厅级领导挂联+干部服务+驻企服务员”三级联动服务机制,累计解决企业问题近3000个。

服务效能提速,企业办事更便捷。打造“有一种叫文山的服务”政务服务品牌,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承接实施好国家、省推送的50个重点事项,探索推出15个地方特色“一件事”,在全省率先推出河道漂流“一件事”,4个关键环节压减率均超70%以上。建立投资和招商引资项目联动审批与无偿帮办机制,强化项目前期指导和要素保障,助推项目快速落地。砚山文都年产50万吨新型预焙阳极碳素项目从签约到项目落地仅用时32天,创造了项目落地的“文山新速度”。

市场环境提优,公平竞争更有序。全力破除市场壁垒,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创新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区域协同”评标模式,与广西百色市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大幅提升评标效率和透明度。目前,全州实有经营主体38.63万户,民营经营主体较2020年净增18.83万户,增长97%。

法治保障提质,维护权益更有力。构建“预防+服务+化解”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设立5个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36名法律工作者担任66户企业法律顾问,深化“万所联万会”活动,13家律所与22个商会签订合作协议,394名律师直接服务2800余家企业,“红色法务团”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实施“柔性监管·阳光服务”,生态环境部门将95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严格落实“企业安静期”,规范涉企检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据统计,文山州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州5成税收、6成GDP、7成科研成果、8成就业岗位、9成以上经营主体。民间投资占比由2021年的35%提升至目前的40%,投资结构逐渐由过去的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向“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协同驱动”转变。

下一步,文山州将着力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以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和“深、联、帮”专项行动为抓手,启动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认真落实政商交往“三张清单”、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和“三级响应体系”,高效解决企业诉求,擦亮“有一种叫文山的服务”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张文峰

  • 推动就业创业取得新成效

  • 多措并举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五问”

  • “三大经济”动能澎湃

  • 报头

  • 铸牢发展新基 绘就富民画卷

  • 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 扎实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