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创意为城市文化插上翅膀

龙舟

昆明因“无处不飞花”享誉海内外。每当各类鲜花随着季节的脚步争相开放时,往往会引起不小的躁动。近日,昆明蓝花楹开了,一条一条的城市道路一时间幻化成为蓝紫色的海洋,通过媒体、网络的传播,花开盛况引起了关注。在1公里多长的教场中路两旁,市民和游客纷纷举起相机,穿起汉服、拿起画笔,争相融入这一片蓝紫色的花海。第四届“蓝花楹文化艺术节”将美景与文旅、文创、文化等结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出一场人文美与自然美的盛宴。可以说,一时一地的自然景观,乘着文创的翅膀,跨越地域,超越时空,成为推动昆明乃至云南文化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

不仅仅是昆明,近年来,一些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通过文创的赋能纷纷出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比如今年2月,武汉街头的“汉水城市徽章”系列井盖,才出现就吸引了很多当地市民和游客的关注,迅速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设计人员把武汉的地标和风貌设计成街头窨井盖上的图案,安装在城市的标志性位置上,既宣传了城市,又丰富了街头风景,成为一张有趣有料的城市名片。5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发文称:“小小的井盖不但展示了城市文化,更无声讲述了武汉发展的故事。”

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比如,隆冬时节,有“灿红如火雪中开”的云南茶花;料峭初春,有灿若云霞的云南樱花;初夏,有“万绿丛中着紫袍”的蓝花楹;秋天的银杏、冬日的海鸥……可谓四季皆美景,全年都在线。不仅如此,昆明还有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文化底蕴,遍布全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昆明的过去,也影响着昆明的当下和未来。

依托这些资源,昆明市近些年下功夫,把自然资源和特色人文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亮眼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整合“季节限定”的景观资源、流量资源等要素,让昆明多元化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活了起来、亮了起来。乘着文创的翅膀,这些创意周边为昆明打造城市IP、城市品牌提供的创意能量,为昆明文化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然而,如何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如何深入挖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价值,是昆明更好宣传城市形象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相信,文创的空间依然巨大,可作的文章还有不少。

  • 报头

  • 赋能数字经济 共筑美好生活

  • 打造产业撑杆跳的支点

  • 让半山酒店为文旅融合助力

  • 下期介绍

  • 文明应是参观博物馆的基本底色

  • 科学防疫还要科学保供

  • 创意为城市文化插上翅膀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