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政策落实、推进项目建设、做实监测帮扶、促进群众增收,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该县聚焦“三类对象”,通过支部联到村、干部包到户,组织8655名市县乡村干部结对包保,坚持一月一走访、一月一研判、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解决,严防规模性返贫风险。县处级领导干部分别挂联30个乡镇(街道)并担任第一书记,落实挂乡联村包组责任。选派567名干部、262名大学生进驻乡村一线,投身脱贫巩固、基层治理等工作。开展“古邦归雁”行动,吸引能人回乡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在外党组织和劳务输出工作站“前哨”作用,帮助务工人员稳岗就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发展竹子、生猪、魔芋、辣椒、肉牛等产业;聚焦呢噜坪、大地、鲁家院子3个万人易迁安置点,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产业,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园;推行党建“1+8”社区服务模式,建立微信集群、数据共享的线上微网格,服务群众不打烊、了解社情不跑路。
本报记者 谢毅 通讯员 毛君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