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生长的核桃营养价值很高。而且从采果、脱皮、清洗到晒干,整个过程都是果农纯手工制作且零添加。”近日,在姚安县前场镇新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内,驻村第一书记张国磊在直播间里推介着各类农特产品,吸引了不少网友点赞关注、下单购买。
近年来,为扩大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楚雄彝族自治州创新打造“党建+电商”新模式,由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带动村民,用好新兴媒体网络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介、网站展销等方式,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楚雄州各乡镇充分利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资源成立直播驿站,鼓励驻村第一书记担任主播,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致富带头人等担任直播助理,精细分工、专人负责,从选品对接、拍摄剪辑、后台运营等环节做好服务保障。各驻村第一书记深入了解情况后,建立农特产品档案,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等因素,制定直播计划,将直播账号和带货清单提前报相关部门备案审批,从精选货品来源、生产加工过程、售后服务保障、快递物流运输等方面进行监管。
全州以县市为单位举办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班,将驻村第一书记纳入重点培训对象,邀请专业主播开展直播知识讲座,讲授专业知识,分解直播流程,进行实战演练、上架实操训练。明确第一书记直播带货责任、厘清带货边界、严明直播纪律,公布监督电话、邮箱等,确保直播全过程依法依规。
驻村第一书记在直播带货的同时,动员有想法、有能力的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组织网络直播课程培训,手把手教技巧,全过程帮指导,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学好直播“新农活”富民增收。
本报记者 吕瑾 通讯员 段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