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晶晶
云南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最紧缺的是先进理念和优秀人才。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开展,为云南被帮扶县输送了388名优秀教育人才,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带来了新理念、干出了新气象。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升级硬件,还是改革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全面系统地帮扶,有效促进了被帮扶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不断攀升的本科率、就业率,也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组团式帮扶是帮扶工作的升级版,核心在于改变传统“点对点”的支教模式,实现帮扶力量升级、帮扶模式升级,彰显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从帮扶力量上看,将零散选派改为“组团作战”,根据受援学校紧缺人才需求,把上海的帮扶团队和云南帮扶团队“打包”选派,校长帮扶期3年,一般教师帮扶期1.5年,提升了帮扶的精准性、长效性。从帮扶模式上来看,各个帮扶团队制定了整体帮扶方案,让帮扶教师不拘泥于顶岗教学,而是以“点餐式”的方式带教,“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高,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本土教师。特别是通过组织搭建的平台,上海、省内学校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学校建立起学习交流、合作办学等机制,将产生更加长远的影响。我省高度重视此次帮扶工作,各地组织部门、教育部门牵头抓总,统筹资源力量,协调受援学校在工作上搭平台、生活上强保障,也让帮扶教师安心安业、大展拳脚。
只有办好县域教育,才能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在此,笔者也向跋山涉水到艰苦地区传道授业的所有帮扶教师表示崇高敬意,希望他们带来的先进理念、创新思维能在云岭大地生根发芽,引领带动全省县域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