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个旧市宝华街道和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莉来到办公室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出一沓厚厚的居民议事记录表仔细查看。“145件,都是居民们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反映的诉求,每件事项的办理过程、结果和反馈都有详细记录。”张莉说,今天她要去回访,看看居民之前反映的楼下噪声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
走在大街小巷,总有居民热情地跟张莉打招呼。“居民信任我们,有什么困难都会跟我们说,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好服务,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张莉回忆,辖区有位老人因子女赡养问题向社区求助。面对矛盾,和平社区请来律师,从专业角度为老人及其子女提供法律服务与调解,最终,纠纷得到了解决,老人也重新找回了家庭的温暖。
临近中午,结束回访的张莉翻开居民议事记录表,看着居民反馈“满意”一栏的钩,脸上露出微笑:“如果说要建一座和居民之间的连心桥,这便是最好的答案。”
这是宝华街道运用“四疏五精”矛盾调解法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华街道创新运用“四疏五精”矛盾调解法,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建设平安个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疏”即疏理底子、疏堵并重、疏流分级、疏散化零,“五精”则是精心构建治理模式、精细制定工作机制、精确分解工作责任、精准采取工作措施和精干打造队伍体系。通过摸清工作力量和工作对象底数,宝华街道打造立体式城市基层治理阵地矩阵,实行“居民微事及时办、居组小事精准办、社区大事共同办、问题难事街道办”分级办理方法,实现了民意畅通、民困纾解和民心凝聚。
“我们探索‘三新’组织参与社区自治、‘民族团结+社会治理’、老旧小区引进物业管理等多种治理模式,整合资源群策群力,在居民烦心事上做‘减法’、在服务居民上做‘加法’,实现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宝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江娴说。
居民说事室、法治连心亭、睦邻小站……一个个建在“家门口”的阵地,畅通了居民反映诉求的渠道。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法律明白人”、“平安卫士”……一股股力量汇聚成为民排忧解难的不竭源泉。
一个曾因家庭困难辍学的孩子,经过社区和各有关部门的跟踪劝学和帮扶关爱,重返校园,健康成长;一栋无人管理的居民楼卫生脏乱差,社区联系相关部门共同调解,引进物业公司管理,居民生活恢复正常……如今,在宝华街道各社区,一系列矛盾纠纷得到化解,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提升,大家纷纷感叹:“现在社区就像家一样温暖,有什么事情都能找人说、有人管。”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