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保林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问题查摆亦须常查常新。当前,全党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如何让问题查摆跳出“老调重弹”“隔靴搔痒”的窠臼,做到刀刃向内、真查实改,是推进学习教育的重要课题。
查摆问题,最忌“新瓶装旧酒”。一些党员干部把问题查摆当作例行公事,习惯套用“学习不够深入”“作风不够扎实”等“万能公式”,用共性问题掩盖个性病灶,用表面症状替代深层病因,本质是对作风顽疾的回避。要敢于脱下自我保护的外衣,以刀刃向内的政治自觉,给问题查摆“加辣味”,既从思想认识、纪律执行、服务群众等领域全面体检,又聚焦“车轮上的铺张浪费”等隐形变异问题深挖细究,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确保问题查得准、挖得深、摆得实。
整改落实是问题查摆的“后半篇文章”,但现实中,“纸面整改”“翻烧饼整改”等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将开会部署、制定方案作为整改终点,却对问题是否根治、群众是否满意避而不谈。有的以历史遗留问题、客观原因等为挡箭牌,将整改责任击鼓传花,导致顽疾按下葫芦浮起瓢。问题整改,贵在动真碰硬。要坚持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销号制落实,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对需长期推进的任务明确时限、责任到人,并建立整改承诺公示、过程跟踪督导、效果评估问效全链条机制,畅通监督渠道,让整改成效始终置于阳光之下。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唯有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方能从根源上铲除作风问题滋生的土壤。一方面,要从典型问题中总结经验,针对“四风”问题追根溯源、堵塞漏洞,推动“制度补丁”动态更新,实现常态化治理。另一方面,需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作风建设的政治基因融入党员干部日常,使其内化为“下意识”、外化为铁规矩,推动新风正气从徙木立信迈向化风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