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户外运动这座富矿
《人民日报》:因地制宜,解放思想,充分挖掘自然禀赋的产业价值,建设高品质的户外运动目的地,能为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发展新机遇,架起融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桥梁。以“小运动”带动“大产业”,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让好项目产生好效果,让高人气形成高收益。一方面,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冰雪、山地、水上、陆地、航空等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善于运用市场机制,避免新增隐性债务风险,杜绝借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搞“政绩工程”“新形象工程”。另一方面,运营既要高效,也要惠民。依托龙头企业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丰富户外运动产品及服务种类,确保“驴友”能找到适合的参与方式,当地群众也能分享发展红利。
护航低空文旅蓬勃发展
《光明日报》:作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创新业态和丰富场景,精准契合消费者对个性化、沉浸式旅游体验的市场所需,逐步成为驱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当然,创新业态的快速推进也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离不开创新治理模式,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的作用,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在有限的空域资源中实现多种低空经济活动的有序运行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应急机制,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低空飞行活动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报记者 何嵘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