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思茅区创新社区工作路径与方法——

共商共治 共享和谐

银龄微网格员到西园路社区家风课堂宣讲。

本报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张新立 文/图

近年来,思茅区直面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难题,通过创建社区共享伙伴、网格化治理、小区庭院会等方式,创新社区工作的路径与方法,增强基层治理力量,激发居民自治自觉,实现精准高效服务,促进社区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到社区办事等待时,可以先喝杯咖啡。通商南路社区与扎拉雅可咖啡合作打造的社区咖啡馆,运营起社区门口以咖啡生活方式为主的文化空间,以开放式、亲民化的社区一角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满足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这是思茅区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共享发展伙伴”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该“伙伴关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企事业单位、爱心商家、社会组织以及爱心人士等力量凝聚在一起。目前已有61家“社区共享发展伙伴”在各社区落地生根。

外卖小哥们对城市道路熟悉,为让他们发挥工作优势,思茅区组织50名快递员召开座谈会,吸纳200名志愿者加入,成为社区治理的新生力量。他们化身“社区信息员”及时反馈社区问题,当好“温暖投递员”协助社区传递关怀。

“我是网格员,小区转一转,生人要询问,矛盾常化解。”无论晴天雨天,南屏镇茶源社区网格长李晓英每天都要出门转小区、串楼栋。

思茅区现共有城市社区25个,划分网格395个、“微网格”2646个。通过“网格员全跟进”“信息资源全动态”摸排模式,达成数据的精准收集和实时更新。

去年以来,思茅区着力在南屏镇茶源社区、曼连社区天干箐小组“一网统管”试点建设工作,构建区、乡镇、社区三级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工作的责任链条和“乡镇—社区—小区—居民小组(楼栋)—党员群众”五级组织链条,推动形成要素在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集合、问题在网格集办的高效能基层治理格局。茶源社区打造网格工作站示范点,将其扩展成为党员活动室、人民调解工作室、居民议事室“三室”和红色支部站点、业主委员会站点、网格长工作站点、居民活动站点“四站点”功能,解决居民关注的民生议题5个。曼连社区天干箐小组将建成的11个网格站点(网格长办公地点)拓展为居民议事室、活动室、调解室等议事载体,规范议事活动,推动居民代表会议、党群议事会等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工作,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自发拆除围墙、简易房等3000平方米,扩宽路面2500平方米,对49户农户房屋制定“一户一方案”,打造开放式庭院26户,高效处置区域基层治理难题,高质量推动农文旅融合。

在思茅街道过街楼社区龙旺井15号,不时传出阵阵热烈讨论的声音,这是小区庭院会上的群众协商之声。过街楼社区班子成员与小区业主围坐一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小区庭院会通过唠家常、面对面谈心谈话的方式,受理群众诉求。社区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小区,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解决各类问题10余个。

思茅区还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优势,吸纳优秀基层党员、志愿者、热心市民等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不断充实基层治理队伍,更好促进基层有事好商量、有事好办理。

  • “三域书记”直播助农

  • 安心灯照亮夜行路

  • 矛盾纠纷 “一站化解”

  • 共商共治 共享和谐

  • 报头

  • 绥江县:干部“三全下沉”见实效

  • 转移就业促团结助发展

  • “暖新驿站”织就 新就业群体幸福网

  • 昆明市首个“供电服务驿站”进驻五华区虹山社区

  • 交通补助暖人心 帮扶车间稳就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