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家务农收入不稳定,今年年初通过县里组织的包车,我直接从家门口到公司上班,收入翻了番。”说起外出务工的感受,正在东莞海纳磁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的元阳县大坪乡哈尼族群众龙目井开心不已。
受益于元阳县人社局创新打造的“跨省务工一站式服务”模式,该县像龙目井这样跨省务工走进广阔天地的群众越来越多。今年,该县已通过包车从家门到厂门精准输送劳动力282车次10231人,其中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占比达77%,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54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占比超30%。
近年来,元阳县结合民族文化与产业需求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今年已累计培训525人次,民族群众参训率达97.3%。
在就业服务创新上,元阳县开发“元阳通”劳务用工App,整合省内外200余家企业6000余个岗位需求,实现线上线下精准匹配,促进跨区域、跨行业就业。该县还将创业政策向少数民族创业者倾斜,今年已累计发放创业贷款7245万元,惠及哈尼族、彝族等360户创业者,带动就业超千人。
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元阳县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与中东部省份签订8份劳务协议,定向推送优质岗位,开展语言文化适应性培训,今年已实现省外转移就业5.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近90%。同时,聚焦重点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残疾等困难群体,今年已安置2688人、发放补贴600余万元。实施“百万见习计划”,为少数民族青年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新增见习岗位41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徐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