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互联网保险亟须规范

汪昌莲

“百万医疗险”“百万意外险”……当前,互联网保险凭借“低门槛、高保障”的标签迅速崛起,成为大众风险管理的新选择。这些动辄以“百万”为单位的保额数字,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消费者点击购买。

但细究条款后才发现,看似诱人的保额往往暗藏玄机:部分产品将住院津贴、特定疾病保障等分项保额简单相加,拼凑出“百万”数字,理赔时则设置苛刻条件,实际赔付金额大打折扣。此类“数字游戏”折射出互联网保险营销的扭曲逻辑——用高保额吸引流量,以复杂条款规避责任。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部分互联网保险平台将低价引流作为核心策略,却忽视了保险产品服务和保障的本质属性。

互联网保险乱象的根源,在于行业“重营销、轻服务”的畸形发展模式,以及监管的滞后。一方面,部分保险公司将互联网渠道视为快速获取客源的流量入口,过度依赖算法推送和低价策略,导致产品设计偏离风险保障初衷。另一方面,线上销售的去中介化特征,使得消费者难以获得专业咨询和条款解读。此外,现行监管规则对互联网保险的创新边界、销售流程、信息披露等缺乏精细化约束,也给违规操作留下了空间。

让互联网保险回归保障本质,需多维度构建规范体系。应加快制定互联网保险营销负面清单,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违规平台实施联合惩戒。保险公司需强化产品设计和信息披露的规范性,确保消费者充分理解保障范围与免责条款。还可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保险产品进行分级评估,帮助消费者识别风险。

  • 报头

  • 提升交管精度 保障路畅人安

  • 少搞假把式 多下真功夫

  • 莫让再研究损坏公信力

  • 免陪照护值得推广

  • 下期介绍

  • 互联网保险亟须规范

  • 如何让“村播” 越播越火

  • 微看点

  • AI浪潮下怎样守护人文灯塔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