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微看点

以“应普尽普”促“应保尽保”

《人民日报》:文物普查属于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要求。只有坚持“应普尽普”“应查尽查”,尽快摸清摸透文物“家底”、点亮文物“坐标”,才能让更多文物得到身份确认、获得保护认可,实现“应保尽保”。加大文物发现力度,也有助于为后续开展抢救性修复、预防性保护提供支持,更好守护文物的安全与健康。从革命旧址到历史地标,从古村故城到水下遗存,从山水环境到文化景观,文物普查工作将散落的文明碎片汇集成文物“家谱”,串联起历史经纬,为我们汲取文明智慧、传承文化根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重要参照。坚持“应普尽普、应保尽保”,让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必能为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弘扬生态文化 共护绿水青山

《光明日报》:生态文化在实践中锚定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锻造了多条转化途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璀璨的华夏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等创新生态文化体验方式,让生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如四川省剑阁县翠云廊古柏群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行道树群,现存古树7000余株。当地政府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范,建立古柏保护示范小区,同步打造生态游憩空间,积极探索人树共生示范试点。当生态遇见文化,古老的中华文明必将焕发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光芒。以生态文化为桥梁,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共护绿水青山,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不竭动力,为世界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生态文化实践路径。

本报记者 王世涵 整理

  • 报头

  • 提升交管精度 保障路畅人安

  • 少搞假把式 多下真功夫

  • 莫让再研究损坏公信力

  • 免陪照护值得推广

  • 下期介绍

  • 互联网保险亟须规范

  • 如何让“村播” 越播越火

  • 微看点

  • AI浪潮下怎样守护人文灯塔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