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专题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红岩精神融入新时代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吴静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庆红岩地区开展革命斗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精神、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发展形成了红岩精神。新时代背景下,红岩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的重要载体,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鲜活教材,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学生社区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红岩精神融入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学生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有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优化课程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知。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思政教育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且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念。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筑牢思想根基,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开发特色课程。在学生社区内开设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选修课或微课程,讲解红岩精神的形成背景,介绍红岩精神的内涵,结合历史案例和社会热点,帮助学生理解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鼓励学生自觉传承和践行红岩精神。其二,深化课程思政融合。鼓励各个学科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与红岩精神相关的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实现红岩精神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其三,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定期邀请红岩精神研究专家学者、革命先辈后代走进学生社区开展专题讲座、分享革命故事、讲解研究成果,加深学生对红岩精神的了解。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红岩精神的理解。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能够将抽象的红岩精神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加显著。一方面,可以开展红色基地研学。开展“重走红岩路”活动,组织学生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白公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通过现场聆听讲解和观看历史文物的方式,使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辛,体会革命精神的崇高。另一方面,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社区所需,围绕红岩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社区积分等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继承和发扬奉献精神;开展社会调研活动,组织学生调研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现状,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红岩精神的理解。

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扩大红岩精神的影响范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引导力,通过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从多个角度了解红岩精神,强化价值观念认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其一,应注重物理环境打造,充分利用学生社区的服务大厅、走廊、食堂、广场等公共区域,设置红岩精神文化墙长廊、建立主题文化墙,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英雄事迹、名言警句等,在社区内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其二,利用多媒体传播,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社区宣传栏等媒介作用,播放红岩精神相关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全方位接受红岩精神的熏陶。其三,发挥学生社团引领作用,支持学生成立红岩精神研究社团、红色文化传播社团等,鼓励社团策划开展相关活动,发挥学生在红岩精神传播中的作用。

强化师资与协同育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与教育效果息息相关。对此,一方面,需要提升教师理论素养。鼓励教师参与红岩精神相关学术研究,并积极进行交流分享;设立专项课题,支持教师积极探索红岩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撑;鼓励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将红岩精神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需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史研究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举办主题展览等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本文系202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党建纪检专项“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SKDJ029)的阶段性成果]

  • 报头

  • 双融双促视域下高校教学管理效能提升路径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 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幸福感

  • 红岩精神融入新时代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