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前沿观察

语言服务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吴志平

进入21世纪,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在此背景下,经贸合作作为连接共建国家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正编织起横跨亚洲、欧洲、非洲的庞大经济网络。东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与我国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市场涵盖国家众多,语言种类丰富,文化习俗差异显著,因此,需要专业的语言服务支撑。语言作为经贸合作中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合作顺利推进的润滑剂。以英语为例,英语在国际合同拟定、政策解读笔译、品牌本地化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突破文化隔阂、保障合作顺畅的重要要素。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不仅能够消除语言障碍,促进共建国家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还有助于推动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语言服务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中的作用

一是有效消除语言障碍,保障经贸活动顺利进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众多,语言种类繁多,需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以促进经贸活动顺利进行。在合作项目谈判中,需要专业口译人员进行精准翻译;在合同签订执行过程中,需要专业笔译人员准确翻译文本,保障经贸活动全程顺畅。二是促进文化交流沟通,推进经贸合作走深走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语言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翻译文学作品、文化典籍、影视作品等,能够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打开国际市场,推进经贸合作走深走实。三是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语言服务在市场调研、品牌推广、跨文化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更好地开展国际业务,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推动国家政策沟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顺利开展和进行的重要保障,提高语言服务质量,准确翻译各国政策法规、准确解读各国发展规划文件,有助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了解彼此的政策导向,明晰对方的发展需求,进而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协同发展。

提升语言服务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中作用的路径

加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其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立足“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实际需求,优化语言专业课程设置,在理论课程方面,增加经贸、法律、科技等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高水平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在实践教学方面,与相关机构建立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锻炼本领,提高自身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其二,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语言服务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展职业培训、开设继续教育项目,扩大语言服务人员知识视野,提高其专业技能本领,帮助语言服务从业人员适应市场需求。其三,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语言服务行业薪资待遇,拓展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语言服务行列。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对相关人才给予奖励和补贴;企业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全面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推进翻译技术创新与应用。当前,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新技术飞速发展,拓宽了语言服务领域。然而,“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场景复杂,机器翻译存在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无法替代人工翻译。提高语言服务质量,需要有效整合翻译技术平台。其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需要加大在翻译技术领域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逐个攻克翻译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发更加智能的翻译工具,建设更加高效的翻译平台。例如,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作用,建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多语种专业术语库和语料库,全面提高机器翻译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其二,促进技术整合与资源共享。有效整合翻译技术平台资源,推动平台沟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数据互通,全面提高语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其三,加强技术应用培训。对语言服务人员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翻译基本知识、翻译工具和平台使用方法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减轻人工翻译的工作负担,全面提高翻译效率。

完善语言服务行业规范。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顺利进行,需要建立规范的语言服务流程和质量把控体系,解决翻译错误、译文风格不统一等问题。同时,相关行业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为语言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完善语言服务行业规范,其一,需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联手,就“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发展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明确翻译的质量要求、流程规范和验收标准,提高语言服务质量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其二,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语言服务行业的监管机制,对翻译服务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加强资质审核,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针对违反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有效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客户基本权益。此外,还要鼓励企业自律自查,引导企业和从业人员坚守初心,自觉遵守行业规范,提高行业整体的信誉度。其三,建立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建立健全语言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系统的评估标准,采用客户反馈、同行评价等多种方式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优化改正,持续提升语言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外语学科专项”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助力中国企业出海东盟的语言服务研究”(批准号:24WYL002)、2024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东盟共同体语言政策语料库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4KY0638)的研究成果]

  • 报头

  • 以一体化建设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 高校校史文化的育人价值及路径探析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及路径

  • 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双重提升

  • 语言服务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