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

陈利君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是今后云南做好对外开放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牢记嘱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和要求,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

云南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时不我待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中国不仅要继续扩大开放,而且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因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掌握开放主动权、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塑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的现实需要,还是维护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进博会,建立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国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已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已“清零”。外商在华投资覆盖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累计设立企业124万家,投资额近3万亿美元。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以周边为基础、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面向全球的自贸协定网络,关税总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超额完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对外贸易数量、对外贸易质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规模与水平、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水平等大幅度提高,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中国正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主动对接全球先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经济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云南作为中国的沿边地区,区位优势独特。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都把对外开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对云南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搭平台、建机制、拓开放、抓合作、促发展,持续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口岸经济、沿边产业园、跨境经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支撑了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云南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开放水平还不够高。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的深入推进,给云南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巨大机遇,我们要增加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打造高水平全国沿边开放新高地。

把产业建设和制度型开放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着力点

高水平对外开放,产业实力是基础,制度创新是关键。我们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确定的新定位新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产业建设和制度型开放作为两大着力点,全力以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

筑牢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产业根基。产业是发展之基,产业强则国强民富。高水平对外开放也需要强大的产业做支撑。云南要发挥“地相邻、人相亲的优势”,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科技等交流合作。为此,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将其转化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突出特色、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促产业,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抢抓共建“一带一路”、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等机遇,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我国沿边产业承接新高地。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大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一体推动“三大经济”,加快外向型产业发展。完善跨区域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积极与上海、浙江、广东、四川、重庆等省份对接,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区等,增强云南在我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坚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我们要深入研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涵、特点和路径,准确把握当前国际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态势,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动力与活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持续优化政策、投资、人才、法治等环境,积极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擦亮效率、服务、诚信“三大营商环境品牌”。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云南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开放型制度,推动贸易、投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大力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争取在跨境经济、跨境物流、跨境旅游、跨境电商、跨境金融等领域探索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举措,为全国沿边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多的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全面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跨境贸易投资更多实行人民币结算,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抓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协调,做深做实沪滇园区共建合作,大力培育外向型经济龙头企业,务实推进科技、人才、医疗、文化、旅游、环保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和“云南故事”,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持续增强云南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 报脚

  • 报头

  •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

  • 打造边疆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育人体系

  • 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多维施策 破解边境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