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梅
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文章强调,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团结与奋斗从来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团结是奋斗的“黏合剂”,奋斗是团结的“试金石”。从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的会师,到新时代“一起向未来”的携手,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团结的深度决定奋斗的力度,奋斗的实效彰显团结的价值。
懂团结是真智慧,会奋斗是真本领。对党员干部而言,团结奋斗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政治品格和能力素养的根本要求。心不齐则力不聚,劲不往一处使,再宏伟的蓝图也会在“各吹各的号”中沦为空谈。相反,那些攻坚克难的成就背后,总能看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协作——从脱贫攻坚中的上下联动,到改革深水区里的群策群力,无不印证着“团结为奋斗筑基,奋斗为团结赋能”的深刻逻辑。
团结奋斗的生命力,终究要在实践熔炉中锻造。日常工作中,这是急难险重前的主动补位,是复杂矛盾前的群策群力;党内生活里,是“红脸出汗”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真理越辩越明的思想交锋。通过常态化的思想淬炼,党员干部让团结在奋斗中愈发牢固,让奋斗在团结中更富成效。
团结与奋斗从来是植根于人民土壤的共生体。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目标,从来不是少数人的“独角戏”,而是凝聚亿万群众共创美好生活的“大合唱”。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团结奋斗的生命线,避免“拍脑袋”决策;推动工作时善用“众人拾柴力”,防止单打独斗蛮干。唯有始终以人民满意度为标尺,团结才能跳出小圈子,奋斗才能找准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