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永胜县构建“中心+学校心理辅导室+24小时云热线”服务体系——

关注心理健康 培育阳光少年

永胜县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老师张美秋正在为学生进行心理减压训练。

本报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杜青梅 文/图

“老师,我现在心情好多了,我想我已经和压力成了朋友。”原本沉默寡言的小雨(化名)开心地对老师说。

近日,在永胜县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张美秋正在利用其设计的《生命意义与曼陀罗绘画深化》团辅课程,借助游戏、生命线绘制、冥想、曼陀罗绘画等形式,帮助处于成长困惑中的学生进行心理减压训练。

永胜县教育体育局教育股股长罗德平介绍,永胜县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配备先进的心理训练及测评系统,与永胜县第一中学、永胜县第四中学心理辅导室,共同构建起“中心+学校心理辅导室+24小时云热线”服务体系,极大满足了永胜县中小学师生心理咨询需求。

如何提升心育效能,为师生成长赋能?永胜县探索建立县级指导中心、片区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学校心理辅导室三级实体化阵地,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社联动的立体化心育格局,教育、卫健、民政等8个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12个社会组织参与的项目积极开展,形成“学校吹哨、部门报到、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

永胜县教体局定期开展学生动态化心理监测,学校心育教师通过普测筛查、重点访谈、分级干预流程,累计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两万份,重点学生干预方案个性化定制率达100%。制定《永胜县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操作手册》,明确发现、报告、评估、干预、转介、追踪六步流程。为确保危机事件可及时响应、有效处置,永胜县教体局还与攀枝花市人民医院、永胜县人民医院共同建立“医教协同绿色通道”,开通心理危机学生就诊优先挂号、优先诊疗、优先住院“三优先”通道,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永胜县第一中学创新推出“心理委员”制度,建立“班级晴雨表”日报机制,大大提升了预警前置率。“同学们的情绪就像晴雨表上的刻度,及时报告,就能帮老师把‘阴雨’挡在教室外。”心理委员小林自豪地说。

为解决心育师资短缺问题,永胜县教体局实施“123培养计划”:每年选拔教师参加国家级心理研修,建立县域心育健康名师工作室、永胜县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平台,开展岗前通识培训、专项技能培训、高阶督导培训三级进阶培训。近3年,累计培训教师189人次,实现了兼职心理教师100%全覆盖。

在今年5月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期间,永胜县教体局联合卫健、共青团等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期间,全县举办心理健康讲座9场,覆盖学生1300人次、家长2600人次,不仅有效提升了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与应对能力,也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

“我们把心育的根深深扎进教育的土壤。现在的课堂上,孩子们抬头率和表达率直线上升。”永胜县教体局局长龙雨说,下一步,永胜县将持续深耕“心育+”融合模式,探索AI心理陪伴、社区心育场景化等创新路径,让爱的阳光照进青少年的心灵。

  • 播撒法治种子 筑牢成长防线

  • 关注心理健康 培育阳光少年

  • 刚柔并济引人才 聚智聚力惠民生

  • 开设精品课堂 形成育人合力

  • 报头

  • 红塔区老旧小区换新颜

  • 昆明首个“骑手之家”落地西山区

  • 禄劝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为职工解难题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