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红塔区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46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7人。我们积极拓展非遗廉洁文化载体,多维度挖掘廉物廉景,让廉洁文化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红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红塔区立足本地历史文化底蕴,借助特色非遗打造地域“清廉名片”,深挖本土非遗中的清廉元素并延展其深刻寓意,突出非遗代表性项目与清廉深刻“对话”,将老手艺与廉洁新表达有机融合,推动廉洁文化春风化雨、出新走心。
“米线节”是红塔区的传统节日,自每年正月初一起,至三月二十二日止,历时81天。2013年,“米线节”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米线节”期间,红塔区纪委监委联合职能部门,将“米线节”中蕴含的廉洁理念,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并穿插开展赠送廉洁春联、“聂耳故乡·清廉红塔”美术书法作品展、“廉味”亲子游园等系列活动,提升公众对廉洁文化的参与度。
红塔区纪委监委坚持非遗清廉文化“一盘棋”统筹规划思路,构建纪委监委监督指导、主管部门组织推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联合宣传、文旅等部门开展走访调研,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沟通,了解非遗项目的文化背景和发展现状,深挖其中的廉韵、廉味,同时督促职能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将非遗中的廉洁文化以可视、可听、可感的方式呈现出来。
红塔区委宣传部深挖青花瓷、木瓜水、米线等非遗中的廉洁因子,拍摄制作“非遗中的清廉”系列专题视频;红塔区非遗展演中心将文明乡风、优良家风和廉洁理念等融入玉溪花灯戏唱词中,把“崇德尚廉、持廉守正”等元素融入彝族(尼苏)刺绣技法传承、图饰设计和作品制作上;红塔区文化和旅游局依托11个非遗传承基地,推出“非遗廉旅”“研学课堂”等多个精品套餐。
“只有不断传承与创新,廉洁文化才能历久弥新。”红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一项目一特色”的思路,打造“清风非遗”廉洁文化品牌,让廉洁文化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焕发生机和活力。本报通讯员 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