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绘就经验图谱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杨永建 李文玉 李明辉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须创新形式和载体。云南各级组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创造了许多特色鲜明、可学可鉴的成功经验。运用经验图谱这个融媒体工具,系统整合各地实践经验,可以构建可视化的学习案例网络,为思想理论传播开辟了新路径。思政教育者依托经验图谱可实现资源精准匹配,推动思政教育靶向供给,从而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经—纬双向度”模式建立图谱的底层架构。将云南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活动经验,集中绘制为一份由经纬度为架构的经验图谱,对加强经常性思想宣传和学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经线(纵向)包括时间、空间、事件等要素,重在梳理各地开展实践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关联其在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成果。纬线(横向)体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和相关支撑材料,重在收集汇总各类数据、案例资料、政策文件,分类排列实践案例以及标注翔实数据。双向度模式经验图谱具备宏观与微观结合、抽象与实证融合、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特点,将有效拓展和创新思想宣传工作、学校思政教育的场域和方式。

以“历时—共时互嵌”方式建立图谱的案例模块。按照历史线索和整体考察来设置内容互嵌的案例模块,既显示出实践案例之间的关联性和发展性,又便于学习者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案例内在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例如,想要展现云南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优秀传统和品质,可将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前世今生,沧源等地佤族群众70年来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实现两次“千年跨越”的伟大变革,两代佤族群众以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表达无限感恩之情等案例纳入案例模块。又如,想要论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云南各族人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建设领域,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以及脱贫攻坚、兴边富民、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和工程,运用数据对比,立体化全景式地呈现云南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以“分类卡片”方法建立图谱的案例检索路向。该方法的关键在于科学分类,从地理空间、活动类型、参与主体、民族属性四个类别建立检索路向。地理空间检索依据行政区划建立三级分类节点,即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着重体现区域地理特征。活动类型检索采用主题分类法,将典型案例归入六大类目——思政教育浸润型、政策法规引领型、经济协同发展型、社会治理创新型、民生保障示范型及红色文化传承型。参与主体检索建立四元分类体系,即行政机构、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个体参与者等,呈现各主体的协同机制和互动关系。民族属性检索采用民族志方法,每个单元包含民族源流、历史传统、精神品格、文化生态等。“分类卡片”建立多维编码矩阵,可实现经验案例的交叉检索与关联分析,为加强思政教育和实证研究提供便捷的查询手段。

以“全息化”单元呈现图谱的案例经验和启示。基于数字人文理论构建的全息化知识单元,打破了传统单一维度的展示方式,可全面、立体地呈现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案例经验。通过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建立跨时空分析模型,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对场景进行三维重构,结合光影渲染与三维显示技术构建沉浸式交互空间,形成“数据层—模型层—交互层”的立体化架构。通过社会网络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时空结合,动态呈现不同民族在经济协作、文化交流、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关联结构。

[作者分别系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本文系2023年度云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3SZL07)的阶段性成果]

  • 报脚

  • 报头

  • 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着力点

  • 绘就经验图谱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作出云南贡献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