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监督故事

荒地种下“金果果”

“我不同意,要是拿不到租金怎么办?”

“我也不同意,现在地埂都看不出来了,签合同的时候土地面积怎么算?”

……

在宣威市板桥街道土城村村委会召开的一次“院心会”上,村民们激烈讨论着该村荒地的出租问题。

这次“院心会”的召开,源自板桥街道纪工委的一次专项监督。

此前,板桥街道纪工委在开展农村“三资”管理专项监督中收到群众反映,上海子片区部分土地租金低、效益差,且存在纠纷,严重影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收益。

收到这一反映后,纪工委及时组织人员深入一线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和村民的实际困难。

经过调研发现,土城村上海子1060亩土地因雨季积水严重、收益太差而抛荒数年。2005年出租给云南桑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租期30年,平均每亩租金60元。但村民与桑立公司因为权益纠纷经常发生冲突,地埂模糊也导致土地权属产生争议,村民频繁上访维权。

板桥街道纪工委及时将该问题向宣威市纪委监委汇报。宣威市纪委监委深入研究后,联合板桥街道纪工委靠前监督,走村入户收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并督促板桥街道党工委及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寻求解决方案。

监督推动下,板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成功招商引资曲靖禾槿农业有限公司入驻并投入700万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为切实解决民生难题,板桥街道纪工委督促街道、村两级成立工作专班,深入群众身边开展政策解读与法律咨询,同时在土地承包权确定的过程中,紧盯土地确权、划分等环节,确保分配过程合规合法、公平公正。

针对群众担心的地租支付问题,经与企业反复协商,最终达成“地租一付五年且高于周边20%、先付地租再使用土地”的利民方案。在板桥街道纪工委的全程监督下,第一期五年的租金600万元已如数打入群众账户。

土城村委会蓝莓智慧种植园在纪检监察机关的护航下顺利落地,荒地成功种下“金果果”。目前已带动土城村及周边群众2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蓝莓采摘高峰期,可带动1000余人就业,村集体收入也提升了20多万元,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步伐坚实有力。

本报通讯员 彭丽娟 蒋文豪

  • 图片新闻

  • 报头

  • 病险水库“健康升级”

  • 数字化赋能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 AI“师傅”助力解决实战难题

  • “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群众满意度

  • “光伏项目+乡村振兴”联农带农

  • 荒地种下“金果果”

  • 对“证”开方圆群众安居梦

  • 中药材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