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连刚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再次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不仅是我国通往印度洋最便捷、最平坦、最短的陆路通道,也是临沧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临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坐标、新定位和新使命。五年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常态化规模化运行成效显著,区域联动格局基本形成、互联互通更加高效、物流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成为临沧打造双向开放枢纽的重要举措。
区域联动格局基本形成。临沧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是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的基础条件。从市级层面看,临沧持之以恒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常态化运行加速实现区位优势向开放优势转变的进程,从“开放末梢”到“开放前沿”,新通道成为临沧对缅开放合作最为重要的平台。从省级层面看,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是云南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重要路段,既提高了省域内互联互通水平,又加强了省内各州市间的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家层面看,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是临沧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之举,围绕通道发展定位,临沧以海公铁空多式联运的方式积极融入开放格局,成为国内大市场连接缅甸以及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国际大市场的双向开放枢纽。
互联互通更加高效。随着大临铁路、墨临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临沧高速、铁路、航空和水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为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开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硬联通”基础。依托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全面布局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大通道的运输能力。在大通道沿线上,临沧云凤、临双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运营通车,云临、永勐、瑞孟高速公路分段建成,其他县域高速加速推进;2023年4月18日,国铁采购平台网站发布《临沧至清水河铁路勘察设计项目招标公告》,标志着临沧至清水河铁路正式进入初步实质性建设阶段。2025年4月,临清高速全线通车运行,标志着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国内段实现全程高速化,主通道的运输能力大幅提升,临沧对外开放的交通格局进入新阶段。
物流运输不断完善。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常态化运行为西部地区货物经清水河口岸进入缅甸出海至环印度洋地区提供了新的物流通道,临沧以建设国家重要商品骨干流通走廊为目标,逐步完善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物流运输网络,不断优化海公铁多式联运运行模式。临沧通过对标准集装箱货物运输提供物流补助等政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依托临沧火车站物流园区、云县滇西物流产业示范园区等新通道沿线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新通道。随着多条国际线路成功开通运营,以海公铁多式联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常态化物流运输网络基本搭建,成为临沧积极服务融入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方式。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临沧是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中缅印度洋新通道重塑了临沧开放型经济体系,通过共建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共谋经贸合作新发展、共享互利合作新成果,临沧对外开放合作上的依存性、复合性、联动性进一步加深。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带动下,临沧依托南博会、边交会、百侨会等经贸合作平台,加强了国内国外的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协同联动,为“临品出滇出海”创造了广阔机遇。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作为临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轴线,加快构建“口岸+通道+市场”的点线面协同发展的开放组合,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稳步提高,推动临沧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中共临沧市委党校;本文系2025年度临沧市党校(行政院校)系统课题“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成就、挑战及展望”(项目编号:2025LCDXXT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