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普洱市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地区生产总值564.26亿元,同比增长5.6%

本报讯(记者 胡梅君 沈浩) 今年以来,普洱市上下协力打出稳经济组合拳,交出亮眼答卷: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64.26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2%、7.7%、5.2%。

普洱市以机制创新打通发展堵点,协同发力激活发展引擎。市委常委班子深入县区蹲点帮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逐县调研、逐行业调度,市经济运行专班强化穿透式分析,按季分解目标、点对点压实责任。县区部门协同会商、联合行动,推动系列稳增长政策精准落地,为经济“稳”与“进”筑牢根基。

经济“进”的态势,体现在新动能的蓬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上。农业方面,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加速推进,累计建成示范园103个,茶叶、甜龙竹、牛油果等特色种植规模稳步扩大,GAP基地认证取得新进展。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实现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增速跃居全省第一,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根基更牢。

工业领域,“风光水储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思茅咖啡厂、墨江联珠等19个光伏项目并网投产,新增装机104.2万千瓦,新能源光伏发电量实现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784.5%。海博思创、融沣60万方板材、乌金咖啡精深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强劲增长15.3%,增速同样高居全省第二,工业支撑力显著增强。

随着“旅游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普洱市的消费潜力被有效激发。依托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茶马古城、孟连咖啡主题街区、澜沧新街等一批特色街区魅力显现。小凹子、北归等精品咖啡庄园体验场景不断丰富,成为普洱旅游新名片。“旅居云南·康养普洱”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总结推广“墨江曼海”乡村旅居新模式,成功打造26个乡村特色旅居点,6个项目入选云南旅居地图,老达保、老爪箐入选第二批旅居云南典型案例,11.71万人旅居普洱。

假日经济持续火热,春节、五一期间精心推出9个旅游产品和32条旅游线路,成功举办思茅马拉松、墨江国际双胞胎节、孟连神鱼节等特色节庆赛事活动,上半年接待游客2989.54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63.19亿元。消费补贴政策精准发力,发放以旧换新补贴7589万元,撬动消费5.39亿元。

项目建设“压舱石”作用凸显。普洱市组建8个项目谋划组,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深入参与,储备项目1496个,总投资4949亿元。景宁高速复工、瑞孟高速等项目加快推进,交通投资同比增长45.7%。精准招商成效显著,上半年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48.02亿元,新增落地项目71个。深圳珈钠、云南晶赛等项目加快建设,带动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3%,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向好。尤为可喜的是,民间投资活力迸发,同比增长43.5%,市场信心不断增强。

营商环境优化释放暖心效应,“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普好办”政务服务品牌赢得口碑,投诉事项办结率达94.5%。政企沟通畅通高效,“市长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已开展8期。融信服平台新增授信63.74亿元,惠及1.54万户企业。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城镇新增就业1.0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19万人;上半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6元、同比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47元、同比增长6.3%。夏粮产量15.87万吨,稳增1.33%,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 昌宁:舞茸量产促增收

  • 石屏:山珍争奇选“菌王”

  • 元江:中阿共植“友谊果”

  • 广南:良种育出“黄金苗”

  • 报头

  • 普洱市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 法治护航打造民企发展良田沃土

  • 兰坪县举办“八月蓝”蓝莓品牌推介会

  • 华坪芒果文化季开幕

  • “城市鹰眼”赋能精细治理

  • 第三届“银都鹤庆”文化艺术周举行

  • “平安细胞”共促邻里和谐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