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一架无人机从五华区丰宁街道新建成的“低空+”城市精细化管理运用实践站平稳升空。这个集调度、巡查、处置功能于一体的实践站,为城市管理装上了全天候的“鹰眼”。
在虹山南路与虹林路交叉口,无人机迅速识别并精确锁定占道摊贩位置,网格中心随即启动“非接触干预”程序:“摊主您好,这里是丰宁街道综合执法队非现场执法,您在公共区域占道经营,请立即停止。”清晰的指令从高空直抵路面。现场信息还同步推送至城市管理执法中队和交警大队,执法人员迅速到场依法处置,引导摊贩进入合法经营区,交警同步疏导交通。短短10分钟,违规摊贩被劝离,道路秩序恢复如初。
同日,无人机在虹山西路发现一处窨井盖移位险情。“报告,巡查中发现虹山西路干休所门口窨井盖移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请求处置。”接到无人机操作员上报后,指挥员立即调度应急小组携移动井盖迅速到达现场,设置警示、复位井盖、疏导交通,从发现到修复全程不足15分钟。“以前看不见的角落,现在‘鹰眼’一扫无遗,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丰宁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希成说。平台上线首日,街道精准识别并联动处置占道经营、设施隐患、交通堵塞等3起城市管理问题,总共花费约30分钟。
“经过前期一个月左右的试运行,我们将无人机巡查、智能识别、远程调度与地面快速响应深度融合,打通‘空中精准发现—平台智能分析—指令下达—地面联动处置’的全链条闭环,大幅压缩了问题发现与处置的时空距离。”丰宁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弢介绍,街道目前设置了两台无人机,巡逻范围覆盖丰宁辖区全境,每天进行一到两次的常态化巡检,为居民营造更加整洁、有序、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街道将继续提升人机协同工作能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扩展应用场景,让曾经“看不见、管不到”的角落尽在掌握,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本报记者 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