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敬
科技局的桌子,怎么跑到纪委监委的办公室?《人民日报》近日刊登《数智赋能,公物仓助力物尽其用》一文引发关注。公物仓被誉为机关版的“转转平台”,二手书籍、座椅沙发、铁皮柜、小家电等二手公物用品,在智慧公物仓上流通、重新“上岗”,不仅省去了集中管理的成本开支,推动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更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张桌子”看似很小,却关联作风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徙木立信,立起铁规矩、划定硬杠杠,遏制作风腐败、塑造清爽风气,“舌尖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等,全面得到整治与纠偏。“一张桌子”的漂流,泛荡起作风转变的涟漪,让艰苦奋斗、纯朴纯洁、勤俭奉献的传统优良作风回归,更有效地凝聚了人心与力量。
干部过紧日子,能换来老百姓过好日子。行政资源毕竟有限,让宝贵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得把每一分钱用到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的刀刃上,才能将其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增进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一张桌子”蕴藏以人为本、投资于人、民生至上的信仰追求与价值取向。有道是,勤于正事,疏于邪宁。把心思花在办实事上,对办公条件不过多算计,才会计算好民生账、发展账,对遏制“四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数智赋能,“一张桌子”折射创新创造、求变突破、勇于革新的时代精神。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时代,公物仓平台正是社会治理与机关作风向新转变的微观缩影,映照向新向上的时代风貌,彰显向善向好的作风建设。以智慧赋能机关作风转变,助力政府机关过好紧日子,正是科技创新与作风建设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