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大院1955”创业社区,26岁的沈蓉带着对茶的热爱与探索,以“山林偶得”新式茶馆为载体,书写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从建筑行业文员到返乡创业,沈蓉一步步将普洱茶山风物与创业理想融合。
2024年底,原本在建筑行业从事文员工作的沈蓉,了解到深耕茶叶经营的姐姐沈溪媛正需要人手时,她便辞去工作,进入茶行业。沈蓉带着对茶的好奇与钻研,在家乡普洱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沈蓉看到了近年来普洱茶在杭州、北京等市集日销旺盛火热,也触摸到了茶产业蕴含的无限可能。
创业仅几个月,“山林偶得”新式茶馆已成为“大院1955”创业社区受游客欢迎的“打卡点”。茶馆里不仅有普洱好茶、精美茶具,还有少数民族制品等特色好物丰富着消费体验。
在线下茶馆落地前,沈蓉团队已在线上经营了5年,玫瑰香肠等热销物产瞄准北上广深中产客群,已积累了相对稳定的客源,为实体茶馆开业打下基础。
“山林偶得”选择落地“大院1955”创业社区,当地政府开通“绿色通道”,给予免租6个月的帮扶,全程代办审批手续,一系列利好措施让沈蓉的特色木屋茶馆顺利落地。
在“大院1955”,沈蓉感受到的不仅是政策扶持,还有浓厚的创业氛围。周边创业者的交流、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都为“山林偶得”增添着人气与机遇。沈蓉开心地说:“这是以前的工作从未给过的兴奋感和满足感。”“大院1955”见证着她的成长,“山林偶得”也在这片沃土上愈加绚丽多彩。
本报记者 李海球
实习生 王玉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