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彤 通讯员 赵鹏) 位于中越边境麻栗坡县的董干通道复通两年来,通过服务升级与设施焕新,出入境总人数超过40万人次,日均通关量从复通初期的200余人次跃升至600余人次,高峰时单日超千人次,并保持零投诉、零差错的服务记录。
“通道通了,心也通了。”董干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周边村寨更热闹了,边民走亲访友更勤,不少家庭还结下跨国情谊。
这条以边民互市为主的通道持续高效运行,离不开边检民警的坚守。过去,由于设备卡顿和老年人操作困难,生物信息采集有时耗时半小时。如今,全新智能采集设备使人脸识别与指纹比对效率大幅提升,平均通关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仅2分钟。针对老年人及特殊群体,天保边检站董干分站设立“爱心岗”,民警全程协助,并配发印有手绘卡通指引图的双语通关指南。
通道查验区增设软垫座椅休息区,设立“便民服务角”,配备急救箱、充电插座、雨伞、饮用水、老花镜及儿童座椅。天保边检站董干分站联合驻地卫生院建立“紧急救助1+1”服务机制,累计帮助20余名突发不适的边民。民警还利用边民等候间隙,主动发放双语政策宣传册讲解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