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红塔区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

促进纪检监察建议形成闭环

“你单位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权力运行不规范、廉政教育不足等问题,现提出建议。”今年7月,玉溪市红塔区纪委监委针对某单位主要负责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向该单位党组制发关于强化廉政风险纪检监察建议书,并严格跟踪监督管理,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推进标本兼治。

精准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是贯通惩防治,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一环。2025年以来,红塔区纪委监委聚焦纪检监察建议落地见效,构建“把脉+开方+跟单+评估+销号”闭环管理机制,着力破解“一发了之”“纸面整改”问题。

“我们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完善制度作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指出表面性和一般性问题,对症下药促整改,还点出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推动系统共性问题联动整改。”红塔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介绍。以问题为导向,红塔区纪委监委依托巡察监督和派驻监督力量优势,深入研究掌握有关单位的行业特点、人员情况以及案发规律,从日常监管、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对部门政治生态“精准把脉”,对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做到心中有数,为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供参考。

为确保纪检监察建议把准“病灶”,开好“药方”,红塔区坚持审慎规范制发建议,严把纪检监察建议制发关。一方面,从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中抽丝剥茧,全面梳理问题清单,详细列出整改要点,建立台账动态“跟单”。另一方面,建立纪检监察建议联合会商机制,由承办室提出整改建议,审理室、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室等部门联合会商,确保程序正确、适用精准。

“我们将评估结果形成整改效果评估报告,并向被建议单位和分管(联系)区领导‘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真督实改,对责任落实‘打折扣’、整改‘走过场’的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红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红塔区纪委监委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1份,提出建议142条,督促职能部门整改问题72个,建章立制14项。

本报通讯员 李文俊 徐莹

  • 图片新闻

  • 报头

  • 凝聚政治监督合力

  • 助清白干部轻装上阵

  • 护航“江红李”特色产业发展

  • 推动技术资源下沉田间

  • 促进纪检监察建议形成闭环

  • 让纪法教育既活又火

  • 绘就茶旅融合“清廉画卷”

  • 激活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