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册在手,监督不愁。有了这本‘行动宝典’,该监督什么、怎么监督都清清楚楚。”会泽县迤车镇中寨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吴启成拿出手里的工作手册,高兴地展示自己的监督成果。
采用“政策法规汇编提炼监督依据+可视化流程图解监督路径+实用表册嵌入监督实践”的模式,会泽县纪委监委编印《会泽县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手册》400余册,推动全县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解决基层“不敢”“不会”的监督难题。
近年来,会泽县纪委监委聚焦村务监督,不断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实人员配备,理顺工作职责,整合监督力量,激活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
一条直报热线,让村民的呼声直达纪委。会泽县纪委监委立足基层实际,创新监督方式,推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信息直报机制,让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一键直达”监督机关,改变了以往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问题要先报村“两委”,再转乡(镇)纪委,最后才到县纪委监委的局面。2025年以来,通过信息直报机制,目前各村监委已上报问题和群众诉求221个、问题线索3件、立案3件。
在村务监督委员会队伍建设方面,该县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干部,全县25个乡(镇、街道)370个村(社区)实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力量得到全面加强。同时,有针对性地举办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培训班,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纳入培训对象,把党章党规党纪、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使用、村务监督、村级财务管理等列为必讲内容,组织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促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明责履职。
针对村干部“一个锅里吃饭”不好监督的问题,会泽县纪委监委将25个乡镇(街道)辖区内的行政村(社区)划分为3至5个片区,按照“1+N”模式,组建由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任组长,N名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为成员的工作组,通过片区合作“跨村挑刺”的方式,实现三级监督力量同频共振,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增添“家门口”的监督力量。
本报通讯员 李建槿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