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龙舟 通讯员 龙张三 文/图
“今年6月,昆明北市区一个CBD片区的快递小哥比平时多跑了20多单,奖金反而还少了几十块,大家想问这钱是怎么算的?”9月5日,一场特殊的协商会在云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举行。面对职工代表郝琼芬的发问,企业方代表冯秋月现场拆解薪酬标准:“我们根据区域距离、件量、交通工具、有无电梯等维度,把收派件耗时转化为计提标准。比如老小区没电梯、楼层高,单费就会更高,不是干得多拿得少,而是难度大回报多。”
一场对话,拉开了时长数小时深入协商的序幕。最终,这场聚焦薪酬标准、福利待遇等一系列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的协商会,以双方签订集体合同圆满告终。这份合同将为全省16个州市的7762名顺丰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权益升级。
直面痛点 让急难愁盼变“满意清单”
这次集体协商直击一线痛点,将职工最关心的薪酬标准、福利待遇、学历提升补助等摆上了桌面。
针对薪酬标准问题,经双方协商,确定每月设立“薪酬答疑日”,人力资源与财务专员面对面或通过线上渠道为职工算清“每一分钱”。双方还约定,每年依据云南省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薪酬,每半年重新审视保障水平。
协商还达成多项突破,例如,为正式合同工额外购买商业意外险;按在职年限和地域分档提高学历补贴;建立“师带徒”机制并发放带徒补贴;劳模、创新奖等荣誉可兑换行政分等。
曾经的急难愁盼,如今一一变成职工的“满意清单”。“感谢工会搭建的集体协商平台,为我们争取到了好多权益和福利,也感谢公司的诚意,让我们的心暖暖的,以后更有干劲了!”云南顺丰快递小哥陈生亮看着一项项权益得到保障后激动地说。“职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希望我们双方以后能继续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推动云南顺丰不断发展壮大。”云南顺丰总经理蒋磊表示。
“在集体协商工作中,盘龙区总工会和云南顺丰精心设置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达成一致意见基础上形成了集体合同(草案),并得到了职代会审议通过,符合公司和职工实际,顺应企业发展和职工群众期待,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将有力推动云南省集体协商尤其是平台企业集体协商工作在更大程度、更高水平上扩面、提质、增效。”省总工会法律和维权工作部部长袁炳常表示。
数字赋能 打造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样本
当新经济的浪潮奔涌向前,在重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职工流动性高、诉求分散、权益维护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在云南省总工会、昆明市总工会的指导下,盘龙区总工会以新就业形态职工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云南顺丰为试点,积极探索集体协商工作新路径。
盘龙区总工会坚持法律先行、程序规范、内容务实的工作原则,成立由区总工会主要领导牵头、劳动关系专家参与的工作专班,从法律条文的解读到协商流程的规范,从职工诉求的梳理到争议焦点的调和,为集体协商筹备工作全程护航。面对云南顺丰职工分散、工作时间不固定等现实难题,盘龙区总工会指导云南顺丰创新运用“丰声App”等数字化工具,通过线上投票推选职工代表、云端征集协商议题、实时反馈协商进展,将集体协商从“线下跑腿”变为“线上指尖”。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成功探索出工会全程指导、数字全链赋能、高效便捷参与的三位一体集体协商工作模式,不仅有效解决平台企业集体协商痛点,更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为平台企业地方分支机构开展集体协商提供实践参考。
下一步,盘龙区总工会将以云南顺丰集体协商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工会全程指导、数字全链赋能、高效便捷参与的工作模式,加强对职工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与评估,确保协商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职工。同时,区总工会也将继续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法治保障为根基,以数字赋能为手段,努力打造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的职工权益保护体系,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