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文峰) 记者从文山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出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围绕建基地、强基础、育主体、用科技、保质量、延链条、树品牌、建机制等方面,提升“文山蔬菜”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沪等核心市场占有率,全力塑造“文山蔬菜”品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文山凭借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和光热资源,一年四季均可种出生态优质蔬菜,2024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全省第一。《八条措施》明确,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提档升级,到2027年,全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稳定在100个以上、面积14万亩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绿色优质农产品80个以上,带动蔬菜产业产值年均增长9%左右。
《八条措施》提出,坚持“招大引强与本土培育并重”,精准对接行业领军企业落地文山。重点扶持现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升级设施、创建品牌、拓展市场、延伸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构建文山蔬菜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7年,力争获批国家级蔬菜龙头企业1户。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户、达到20户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达到760个。大力推广“党建引领+集体经济+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广泛组织农民,紧密连接市场,确保群众稳定分享土地流转收益、务工收入、股金分红和产业链增值收益。
《八条措施》明确,县(市)制定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对集中连片500亩以上,交通便利的土地开展排查上图,通过专业咨询,规划发展方向,制定落实行政村集中流转措施,建立招商项目库,开展展洽招商、上网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