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基层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陆良县中枢街道——

闲置资源再“生金”

近年来,陆良县中枢街道立足区位优势,盘活“沉睡”资产,优化商业矩阵,构建专业市场、特色街区相结合的双支撑经济体系,让闲置资源再“生金”。

清晨,东门社区农产品专业市场人声鼎沸,来自周边乡镇的农户正将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摆上摊位,前来采购的商户和市民络绎不绝。“以前这里荒草丛生,现在改造成市场,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解决了我们没地方卖菜的问题。”正在售卖陆良本地土豆的小百户镇农户王双林说。这个由盘活闲置资产改造而成的市场,如今已成为连接城乡的“经济纽带”。

位于中枢街道真理社区的四方街同样经历了“微更新”的蝶变。依托大觉寺、潘家大院等文化资源,真理社区通过“以租代建”模式,聚集非遗手作、咖啡工坊、特色餐饮等多元业态,日均客流量超过2000人次。同时,通过“党建+商户自治”模式,引导商户统一规划、规范经营,在街区墙面绘制壁画,打造“打卡点”,让特色街区既“有味道”又“有文化”。实施改造提升以来,已吸引23家商户入驻,新增就业岗位101个,商户月均营收增长12.5%,成为中枢街道白天经济的“活力地标”。

“图腾夜市”街区入口处,“党员示范岗”格外醒目,值班党员正在为游客指引路线。“我们组建了‘爨乡义警’志愿服务队,每晚有50名民警、网格员、外卖骑手等参与秩序维护、纠纷调解,以点带面推动城市升级与管理水平提升。”西门社区党委书记邵鸭华算了一笔账,图腾夜市开办以来单日最高营业额超过30万元,日均客流量1万人次以上。

夜间经济聚人气、烟火气里促增收。如今,“夜中枢”已成为陆良县的一张新名片。据统计,中枢街道夜间经济带动就业4000余人,夜间客流量占全天总量的50%。

在城乡接合部,西桥社区原废弃的闲置场地如今变身“汽车城”“建材城”,真理社区闲置的民房已被打造成民宿小院,窑上社区盘活闲置土地建立水果批发交易市场,老住宅改造的“爨乡书画院”集图书销售、文化沙龙、亲子阅读于一体,成为市民文化生活新地标。

“中枢街道建立了土地资源图、房铺资源图、市场资源图和人才资源图,今年以来盘活低效用地和集体预留产业发展用地420余亩,昔日的‘城市疮疤’正转化为发展新空间。”中枢街道党工委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博达

  • 云临高速公路大亮山隧道攻坚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三张清单”精准导航 “一站转办”疏通堵点

  • 报头

  • 强党建破难题

  • 西山区构建一体化大监督格局

  • 闲置资源再“生金”

  • 政企协同搭建就业平台

  • “七抓”工程为基层党建注入动能

  • 肩扛责任 实干为民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