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开远市羊街中心校内,一场“科技盛宴”正在上演。
“雷达云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什么降雨量级?”“如何进行地面观测?”报告厅内,开远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带来的气象科普课率先开讲。开远市科技馆带来的“分子美食坊”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化学的奇妙;“空气魔法”实验秀上,“吹鼓袋子”“旋风气球”“隔山打牛”等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读懂伯努利定理;操场上,科普大篷车人气很旺,孩子们围在车载自动化发射架旁,聆听工作人员讲解设备原理;益智游戏区里,“独立钻石棋”“六星数字谜题”等游戏,将数学、计算机知识藏进趣味挑战。
“我们9月共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6场,覆盖学生6000多名。”开远市科学技术协会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队长江远杰介绍。
近年来,开远市锚定“科技育人”目标,以常态化科普浸润和系统化科创培育为抓手,深耕校园主阵地,引导青少年从爱科技到学科技再到用科技。近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973万元用于专用教室改造、器材配备;补充11名科学专职教师、配备41名科学副校长,培育百余名科技教师;成立科学名师工作室,联动科技馆推进“校馆企融合”,少儿编程、3D打印、虚拟仿真等20余个项目走进课堂;成功承办“北斗杯”云南赛区比赛,吸引全省400余所学校参赛,该市学生斩获国家级奖项148个、省级奖项806个。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邱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