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老师刚讲到重点,孩子却在玩铅笔;写作业时,别人半小时完成,他却要磨蹭两个小时;可一旦玩游戏,却能坐上整整一个下午。儿科专家提醒,这样“坐不住”和“拖拉”的孩子,有的并不是性格问题,而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ADHD也叫多动症,其核心症状包括3个方面:注意力缺陷,表现为难以持续专注;多动行为,表现为好动不安,在不适宜场合讲话或走动;冲动表现,表现为缺乏耐心,易与同伴发生矛盾。
现代医学认为,ADHD与大脑神经递质功能异常、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属“脏躁”“慢惊”范畴,病机与心、肝、脾三脏失调密切相关。心神不宁导致孩子难以专注,夜寐不安;肝火偏旺引起孩子急躁易怒,冲动任性;脾气不足致使孩子健忘、学习困难。云南省中医医院儿科根据ADHD的不同症状,将中医辨证与靶向康复相结合,配合特色院内制剂,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和睡眠。
该院通过针灸、耳穴贴压帮助孩子更好地入睡和稳定情绪,从而间接减少白天冲动和多动行为。专业康复师指导,通过平衡、跳跃、触觉和本体觉练习,训练孩子的大脑如何处理感官信息,增强注意持续性和自控力。此外,还可以通过静宁足浴、小儿推拿等适合家庭保健的方法,平肝除烦、养心助眠,提高孩子治疗依从性。科室把“中医辨证+靶向康复(感统/行为)+易于居家实施的外治”组合起来,安全又务实地改善孩子注意力、冲动、睡眠等问题。
本报记者 陈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