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科教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农科动态

“云资粳25号”在泸水旱种获丰收

金秋的怒江峡谷,泸水市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地间,成片的“云资粳25号”挂满金黄稻穗,农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份喜悦,来自于继2024年试种成功后今年再获丰收,更多边疆群众吃上了“高端”香软米。

山高坡陡、水资源匮乏是制约泸水水稻种植的“硬骨头”,种稻难、吃米贵是困扰当地群众的一大难题。2024年,“云资粳25号”旱地免耕试种首次落地,交出亩产532公斤的亮眼答卷。这一由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所与西双版纳农科所联合选育的粳型香软米,凭借高产、抗稻瘟病、耐寒性强及米质香软的特性,获得当地农户的认可。

2025年,省农科院生物所向上江镇农户免费提供种子,镇里同步提供全程技术指导。76户农户共种植400余亩,全程采用“三干”(晴天播种、干种下地、干地播种)机直播技术,搭配无人机统防统治,测产结果喜人:最高亩产达576.8公斤,平均亩产397.83公斤。

“云资粳25号”高产抗病,适应性强,出米率高,稻米饱满莹润,煮后香软可口,已被多家企业看中,打造出“云香印象”“最魅村姑”“西谷香米”等品牌,香软米售价稳定在每公斤20元以上。

本报记者 陈云芬

  • “国家队”医疗服务就在身边

  • 开远:在校园种下科学种子

  • 报头

  • 我省举办澜湄国家科技创新大赛

  • 2025腾冲青年科学家奖提名指南发布

  • 第十二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在昆开赛

  • 全国林业院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聚昆研讨

  • 云南大学暑期实践教学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云资粳25号”在泸水旱种获丰收

  • 中医辨证及靶向康复结合可改善孩子不专注等问题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