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这一论断是深刻洞察历史兴衰规律、准确把握现实安全挑战得出的科学结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后,笔者认真学习,特别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国家安全章节进行了重点学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人民军队重振政治纲纪、重塑组织形态、重整斗争格局、重构建设布局、重树作风形象,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
坚持政治建军,铸牢强军之魂。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先后在古田、延安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大力加强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彻底肃清流毒影响。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建设,全军官兵听党指挥的政治灵魂更加牢固,为强军事业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深化改革攻坚,大力加强军事治理。面对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习近平主席领导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深刻的军队改革。重构领导指挥体制,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优化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裁减现役员额,打造精锐作战力量;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破解了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难题,实现了我军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显著提高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
聚焦备战打仗,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全军牢固树立备战打仗导向,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训练场上的“和平积弊”被大力扫除。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3艘航母交接入列,东风-17、东风-61等新型战略导弹震慑四方,歼-20、歼-35等先进战机翱翔蓝天,一大批体现新质生产力的装备列装部队。太空、网络、电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作战能力得到空前重视和快速发展,为赢得未来战争主动权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军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底气更足、能力更强。
下一步,强军事业的宏伟蓝图已经画就: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相关论述,最终要落实到履行国防责任上来。一要强化忧患意识。作为社科工作者,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充分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始终如一支持国防建设。二要强化尚武精神。尚武精神并非好战,而是崇尚英雄、敬重军人、保家卫国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气。三要强化担当品格。国防建设,不需要人人穿军装,但需要人人有担当。我们怎么担当?最重要的就是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不管哪一行哪一业,都和国防建设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干好本职,就是在直接和间接地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作者系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全民国防教育专家、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