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雪飞
《云南抗日战争科普丛书》是由云南省社科联组织编写、云南大学出版社历时7年精心打磨的重磅社科普及读物,全套共7册,涵盖《抗日战争中的云南战场》《抗战时期的云南文学艺术》《抗战时期的云南教育》《抗战时期的云南交通》《抗日战争中的云南民族工业》《抗日名将传略》《龙云与云南抗日战争》等重要篇章。
本套丛书以丰富的史料、多元的视角,全方位再现了抗战时期云南的壮阔历史图景:既生动还原了正面战场的激烈残酷,展现将士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顽强英勇;又细致叙写了云南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斗争的历史风貌,内容涉及名将名人、教育、交通、民族工业、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构建起立体的抗战记忆。
《抗日战争中的云南战场》全方位呈现了云南在抗战时期作为重要战场的历史图景。本书首先分析了云南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战略价值:既是抗战物资输送的关键通道,也是中国抗战稳固的大后方基地。在军事方面,作品详细记述了滇军出省作战、参与台儿庄等重大战役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曲折历程,包括同古保卫战、仁安羌大捷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战斗,以及滇西敌后战场中怒江阻击战、腾冲收复战等艰苦卓绝的军事行动,彰显了云南军民不屈的抗敌精神。此外,本书还系统阐述了云南为抗战所提供的多方面后勤支持,包括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等重要交通线的建设与维护,以及农业、工业与金融等领域对前线持续稳定的支援。同时,也对“飞虎队”等国际援华力量在云南战场的贡献予以客观呈现。全书从多个维度凸显了云南战场在抗战全局中的关键意义。
《抗战时期的云南教育》对抗战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中云南教育的整体面貌进行了深入剖析。全书重点探究了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调整,内迁高校为云南注入了新的学术活力,西南联大等学府在艰难岁月中坚守使命、赓续文脉,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同时,也对云南本土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出细致刻画,揭示其在战火中顽强成长的历程。《抗战时期的云南交通》是一部全景展现抗战期间云南交通发展历程的著作。书中回顾了战前云南交通的初步建设,涵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马帮驿运的起步与发展。抗战爆发后,云南成为交通建设与运输的关键区域。滇缅公路、中印公路被誉为“抗战生命线”;滇缅、叙昆、滇越铁路的勘测、建设与运输实况也在书中得到细致梳理。此外,本书还突出强调了传统马帮驿运在抗战时期弥补机械化运力不足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全面阐释了云南交通建设对其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其为全国抗战胜利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中的云南民族工业》全面展现了抗战时期云南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系统勾勒出云南民族工业在抗战时期迎难而上、积极发展的壮阔图景,彰显其对于抗战胜利所作出的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抗战时期的云南文学艺术》深入展现了抗战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中云南文艺的发展脉络与时代风貌。在文学方面,小说以写实笔触描绘抗战建设与民众生活,散文以真挚情感记录现实、启迪民智,杂文以锐利辞章激励士气,诗歌成为呼唤正义的强音,话剧创作有效鼓舞了军民斗志。在艺术领域,音乐作品紧扣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主题,聂耳等音乐家谱写了众多时代经典;云南花灯、滇剧、评书等民间曲艺形式,既承担抗日宣传使命,也丰富了大众娱乐生活;国立艺专及徐悲鸿等艺术家与教育机构,为云南现代美术播下种子,推动了本土美术创作的蓬勃发展。全书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云南文学与艺术的重要成就,彰显了其在历史洪流中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精神力量。
《龙云与云南抗日战争》围绕龙云在抗战中的角色及云南抗战的整体局势展开。在人物方面,详细叙述龙云从出道上台,到最初附蒋反共,再到因不满蒋介石“排除异己”、消极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感召下,逐步实现政治立场的重大转变,最终坚定投身抗战,成为云南抗日斗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在抗战历史叙事方面,本书全面展现了滇军出省作战、参与台儿庄战役和中条山战役等重要战事的英勇历程;分析了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等国际通道的战略意义;记述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飞虎队”争取制空权的关键行动。同时突出了云南作为抗战大后方在农业、工业、金融与教育等领域的重要支撑作用,并对滇西敌后抗战等进行了深入刻画,充分彰显了云南在全国抗战中的特殊地位与龙云所起的历史作用。
《抗日名将传略》聚焦于在抗日战争中有着卓越表现的云南籍或与云南抗战紧密相关的名将,是一部彰显抗战英烈精神风貌与历史功绩的著作。全书以多位名将的生平为主线,生动勾勒出他们在烽火岁月中的英勇形象。面对强敌,他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以凛然气概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救亡图存的洪流。通过丰富史料与生动叙述,本书不仅凸显了这些名将在抗战中的重大贡献,也引领读者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民族记忆。
专家评价《云南抗日战争科普丛书》“兼具史料的严谨性与叙事的感染力”,不仅为研究云南抗战史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更以通俗易懂的科普形式,让大众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它既是一部展现云南抗战贡献的“百科全书”,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教材,其深厚的资料价值、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广泛的宣传价值,使其成为铭记历史、启迪当下的重要读物,值得每一位热爱历史、关注民族精神传承的读者细细品读。